】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网评:安倍访华是一次修复性访问
http://www.CRNTT.com   2018-10-26 00:38:26


 

  我们常说,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正视历史,正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对历史的认知,不能有刻意忽略的盲区。中日媒体的历史责任,便在于此。我们都是肩负责任的人,我们不能忘了手中这支笔的份量。

  附:中日媒体的历史责任:

  中日是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邻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日、还有韩国的关系,无疑将决定东亚的稳定和发展。

  中日关系,一度是健康的。中日也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日关系是令人欣蔚的。我至今记得,当年的中日青年大联欢,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段经历,似乎决定了我的对日观:主张中日友好,理性宽容分歧。这也是现在不被待见的所谓的“亲日派”。我是一位媒体人,此后许多年,一直同日本的媒体同仁,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比如,中日新闻所属的东京新闻,他们历任的驻沪记者,几乎都是我的朋友。从最早的迫田胜敏先生,到后来的中村、垂水、川村先生等等。其中,中村、垂水先生都已作古,迫田先生现在台湾,退休后在台湾政治大学任教,前几年去台湾,我还见过他。最年轻的川村先生,现在也已退休了,仍致力于中日友好关系的研究,我们每年都会见一次,共同探讨两国关系的各种复杂成因。我还促成了中日之间第一个新闻棋战——中日围棋天元赛,并坚持了近二十年。几年前,我还曾受邀去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演讲,当时商量的题目,就是互联网和中日关系,后因日本东京大地震而作罢。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多变的。当年友好的中日关系,现在跌入了低俗,成为确认无疑的“历史冰点”。中国的互联网上有一个有名的段子,大意是说,如果中印开战,中国青年人会捐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中美开战,他们会捐一年的工资,如果中日开战,他们会把命捐出去。中国的年轻一代,仇日情绪高涨。九年前,这种情绪到达高点,从而酿成了全国性的涉日运动。中国的青年,为什么会这样?中国青年,他们真的对日本了解吗?我认为,至少不全面,不详尽。同样,日本的年青人,也对中国人的仇日情绪极为不满。在我看来,两国青年的相互误解,已到了危险的历史关头。青年是决定未来的,这个问题和死结不打开,中日的未来是十分危险的。这里,中日媒体责任重大。媒体的作为,肯定将影响中日青年的互信。因此,今天中日媒体的人士在这里对话,讨论中日关系,我认为很有必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