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硕街道干部(左四)听居民反映问题。 |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大伙儿一起闲聊时常说,要早知道‘说事室’这么灵光,可以少跑好多腿、少磨好多嘴皮子。”望着家门口旷阔敞亮的水泥路,湖州天子湖镇高庄村村民陶林源不住地感慨。
两个月前,由于附近修筑高架桥,施工方借用村道,陶林源家门口200米长的路基被运输车辆压坏,严重影响出行。陶林源找到“群众说事室”,值班的镇党委副书记金鸣得知情况后,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作为安吉县为民服务的平台,自“群众说事室”建立以来,有许多像陶林源一样的百姓,他们的烦心事、困难事在这里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遇事有处说
“前天一家人出来散步,天黑路灯还没亮,小孩子蹦蹦跳跳不慎跌了一跤!”“是啊,广场上漆黑一片,想跳舞都看不清楚。”入冬天黑得早,村里的路灯却不能及时开启,11月8日,几位村民涌入天荒坪镇余村的“群众说事室”。
村委会立即把情况向供电部门反映,并把供电部门反馈结果通过电话、微信群的方式告知村民,没过几天,傍晚时村子便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天荒坪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王能超告诉记者,如今在余村,谁家的水管堵了,哪里的沟渠塞了,何处的树枝堆积了,只要找到“群众说事室”总会叫得应。
自2012年起,安吉县在各地相继建立起以“群众说事室”为载体的为民服务机制,县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村“两委”干部利用“联村驻点”“住夜值班”的时间,采取驻室接访、线上约访、上门走访等方式,听群众说事、与群众议事、为群众办事。
民情沟通多渠道
“中午的广播影响上夜班的人休息,建议关掉。”“广播是了解村情的窗口,不能停!”10月31日,一场村子里要不要播放广播的讨论,在天子湖镇高禹村“群众说事”微信群中展开。在村党委书记李更正的引导下,村民们最终形成意见:保留每天正午的村级广播,但播放音量减小,播放时间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