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其他地方还在限制甚至禁止兴办私营企业时,浙江许多地方已降低准入门槛,城乡居民均可申请创办企业。如温州在家庭工业蓬勃发展初期,便采取让其自由发展的态度。义乌等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政策。对于民间的经济创新活动,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先放开后引导、先搞活后规范、先发展后提高”,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成长和市场机制培育。
如果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浙江政府主要是因势利导的话,那么从上世纪末开始,浙江政府则更为注重科学施政。1999年,全国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绍兴诞生。近20年间,浙江历经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开始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2016年底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
不难看出,从率先尝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加法’”的自我削权,到晒出政府权力清单,再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政府自身改革中,贯穿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主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浙江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率先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较早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社会大进步
人民生活·圆梦
1981年春天,19岁的杭州姑娘干静脖子上挂着相机,每天在西湖边转悠。她是杭州第一个摄影个体户。一天,正在拍照的干静被一个景点的国营照相馆职工拦下,发生争执。媒体为此展开争论,当时的《经济生活报》以头版头条、半版篇幅刊登了《干静,我们支持你!》的报道。
2018年初秋,杭城空气中透着丝丝清凉。滨江区一处摄影棚里,72岁的杨光配合着摄影师,摆着各种姿势。杨阿姨是中老年商品网店的“御用模特”,她说喜欢这种生活,因为“找回了年轻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