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柯文哲双城论坛致词(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8-12-20 11:46:49


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双城论坛结语致词。(照片: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评社台北12月20日电(记者 郑羿菲)“2018台北上海城市论坛”20日上午9点在台北晶华酒店登场,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在主论坛结语致词时虽没再提“两岸一家亲”,但他也以五个互相主张两岸以对话代替对抗,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增加交流、促进善意,他表示,他的两岸关系态度很简单,只要双方存有善意秉持同理心,了解人民的需要一定可以共存共荣,过去九年的努力,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已成为两岸关系持续进步的力量。

  以下为柯文哲致词稿全文:

上海市周副市长、台北市邓副市长、引言人张安平董事长、还有各位贵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首先,欢迎上海的朋友们来到台北,一年一度的双城论坛轮流在我们两岸最具指标的城市举办,过去九年的努力,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已经成为两岸关系持续进步的力量。藉由双方在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的多元交流,不仅确保了两市的友谊跟两岸的和平发展,而且透过市政议题的交流,更增加了彼此的认识、瞭解、和信任。

  我以前在台大医院外科当医生,现在是台北市长,一路走来,就是解决人民的问题,增加人民的幸福。在两岸事务的处理上,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只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顺位,我相信两岸之间,一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一定可以走向共同合作的道路。

  两岸同文同种,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阶段在政治制度与生活方式存在差距这也是事实。我在当市长之前去过大陆18次,我也曾经在美国住过。从我的过去经验中,我的感想是对抗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合作会更符合两岸人民的福祉。唯有敞开心胸,加强交流,欣赏别人的进步,透过学习自我成长,才能促进双赢甚至多赢。

  两岸开放交流超过三十年,经贸、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交流既深且广,已经密不可分了。我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很简单,只要双方存有善意,秉持同理心,瞭解人民的需要,一定可以共存共容。两岸应该以对话代替对抗,所以我提出五个互相。透过“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增加交流促进善意,鼓励两岸人民共同追求更美好未来,我相信这也是台北上海双城论坛的意义。

  台北是一个民主、自由、多元、开放的城市,上海是东方明珠,是中国大陆工商最发达的城市。台北和上海各有特色,而且人民往来密切,许多台湾人在上海求学、经商、工作,也有许多大陆观光客来到台北旅游,很多大陆的品牌都已经进入台湾的市场。

  其实台北上海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都同样面临了全球城市化的共同问题。人口往城市集中,固然为城市带来了繁荣,但是过去几十年来线性经济发展的模式,也让城市承受越来越沉重的生态负担,如何为城市减压,进而创造新的产业动能,已经成了双边城市刻不容缓的市政课题。

  今年双城论坛的主题是“永续的城市、永续的发展”,内容包括公共住宅与都市更新、大健康产业、电影及时尚文化、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等。“循环经济”是讨论的焦点,这也正是台北与上海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循环经济是生活方式与商业模式的改变,从过去注重环保、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要达到最少废弃物,甚至零废弃物的发展。

  台北市在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处理成效还不错,也开始将循环经济落实到公宅兴建上面,今年七月,台北市进一步提出了8大方针35个行动方案的“循环城市推动计划”白皮书。而上海在循环经济的推动比台北还要早,发展的领域也比台北更多元,双方都有可以向对方借镜的地方。希望藉由这次的论坛,让台北与上海成为两岸推动循环经济的标竿,创造首屈一指的循环城市,更希望台北上海双城论坛能循环不息,两岸和平关系能永续发展!

  最后,祝福上海访问团此行一切顺利,也祝福所有在场的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