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重磅:黄慧红论东莞方案的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23-12-06 00:11:16


 
  整合莞台港澳独特资源优势 推动与台港澳交流合作

  中评社记者:《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有利于东莞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对台交流合作优势资源,今后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将如何在“整合”两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黄慧红:事实上,我们从2019年机构改革后就一直在做这样的整合工作。凭借东莞台港澳资源集聚的独特优势,我们在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举办莞台港澳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如大学生夏令营、篮球赛、羽毛球赛、融·和文化展等;在推动台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我们也有不少的探索,包括依托东莞台博会平台,吸引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台资企业参展,邀请港澳地区采购商参会;同时,我们推动台商协会和外商协会、市工商联等港澳企业、民营企业有关协会联系沟通,为台资企业与当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搭建各种桥梁。

  《东莞方案》提出了“四新”的目标定位,其中一个就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这为我们下来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与台港澳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支持。下来,我们将会同市文广旅体局,探索提升当前莞台港澳交流文化、体育、青少年等各领域、各群体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吸引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台港澳同胞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力争“青春你我荟莞邑”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平台等品牌活动提级增效,打造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具广泛影响力的文体交流品牌。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广东省对台交流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以及市台商协会、市台商子弟学校和市台联会等涉台平台的作用,创新谋划更多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莞台港澳文体交流、青少年交流活动。

  同时,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也是台港澳企业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接下来我们也将用好这一桥梁,谋划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全力保障台胞同等待遇 解决台胞在莞发展后顾之忧

  中评社记者:东莞被台胞台商视为“第二故乡”,越来越多的台胞台商不仅在此创业就业,更选择在此安家。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在推动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未来还将会如何提供哪些便利,让在莞台胞此处心安即为家?

  黄慧红:为保障台胞在东莞安居乐业,我们会同各职能部门在探索解决台胞就学、就医、就业、创业问题,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使东莞逐步成为许多台商的“第二故乡”。

  一是全力落实台胞同等待遇。东莞全力保障台胞同等待遇。台胞在东莞可以按规定参加东莞市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台胞子女就学与东莞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莞就业、居住的台胞可按规定购买商品住房;东莞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与身份证同等便利使用。

  二是特事特办解决台胞教育、医疗需求。为使台商台胞在东莞扎根发展无后顾之忧,解决台胞就医、就学与岛内机制衔接的需求,市委、市政府特事特办,开创性支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建设。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于2000年设立,是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创办以来,累计招收台商子弟超过4万人次,帮助数万珠三角台胞家庭团聚。台心医院于2014底开业,已成为社保定点医院,并可协助台商办理健保核销手续,使台商能够在东莞享受台湾健保服务。学校、医院的创办也为两岸教育、文化以及医疗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三是支持台胞深度参与公共事务。鼓励台胞列席省、市政协会议,为“第二故乡”建言献策。支持台胞按规定参评各级荣誉和奖项,多名台胞获省三八红旗手、省五四青年奖、省五一劳动奖章、东莞荣誉市民等表彰。台胞同时热心回馈社会,东莞台商协会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赠财物逾两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四是推动东莞台商协会发展。为促进政企沟通搭建有力平台,并帮助台商找到“家”的感觉。东莞台商协会于1993年正式成立,今年恰逢协会成立30周年。30年来,东莞台协已成为大陆会员规模最庞大、组织结构最严密、服务功能最完备的台商群团,下设33个镇街(园区)分会,有2600多名会员,被时任国台办王毅主任誉为“天下第一台协”。台协成立以来,在支持台资企业抱团发展、加快融入当地社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成为市委、市政府瞭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推动惠台政策落地的重要窗口。

  接下来,随着《东莞方案》的实施,我们将全力为台胞台企打造广阔的发展舞台,并营造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使台胞在东莞发展无后顾之忧。台港澳事务局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公安局等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台湾居民居住证在政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领域服务事项全流程便利化应用,进一步落实好台胞在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与东莞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们将积极鼓励台胞在东莞学习深造,鼓励引导台胞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和公益事业等。持续支持东莞的台商子弟学校和台心医院高水平发展,并成为两岸教育、医疗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我们将推动健康、文化、体育、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包括台胞在内的广大市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