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艶表示,在文化基础之外,我们当然也不能忽略现实基础,更确切的说是不能忽略时与势。为什么“双融合”进程展开于今天?因为当前,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伟大复兴,因为中国大陆的经济体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因为14亿人的发展大势足以辐射周边、改变世界。主流清晰,才不会无主而乱,主流有力,才能够各自精彩,这也是世界各地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经验和教训。大陆的发展是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华民族共享和共赢的机遇,也为“双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现实基础。特别可贵的是,这种现实基础经历了复杂局势和实践的检验,我们看到,这些年来,无论港台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大陆都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双融合”进程,一个脚步接着一个脚步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做,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这让中华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主心骨,定盘星。
林艶表示,在此次东莞之行中,我们遇到很多台资台企的先进都谈到东莞生活环境的亲和力,都谈到东莞乃至大陆其他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自己事业的拉动力。我们也看到,从改革开放之初台商登陆至今,东莞始终不忘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地为来莞发展的台商台企提供支持和服务,所有这些,都令人对“双融合”进程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第三个问题,为了谁而融合?
林艶表示,这个问题实际是要回答融合的目的性。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我认为,“双融合”进程惠及的是每一个参与者,海峡两岸暨港澳融合在一起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是典型的多赢格局。现在,逆全球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抬头,也有人从零和博弈的思维出发,说“双融合”进程存在“虹吸效应”,这其实完全不合逻辑。判断一个多方合作的格局是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博弈,主要要看这种合作是分割存量还是产生增量,如果是分刮存量,那就是分蛋糕,就是人多我少;而如果能产生增量,就是做大蛋糕,就是人人有份。在“双融合”进程中,优势互补会产生增量,削减制度成本会产生增量,坚持创新驱动会产生增量,海峡两岸暨港澳合起来赚世界的钱更会产生增量,完全不必有那种杞人忧天的担心。事实上,过往两大历史进程就是一个生动的明例。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两岸回暖的过程中,不仅大陆的经济腾飞发展,大陆老百姓逐步过上了好日子;港澳经济也迎来巨大红利,特别是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而不少台商也通过到大陆发展,战胜了岛内货币升值、生产成本高涨等经营环境上的挑战,开创了事业发展又一春,并为台湾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各方都是融合发展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