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
http://www.CRNTT.com   2019-10-08 08:02:32


  中评社北京10月8日电/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成长、创新创造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评价体系等制度环境。

  人民日报发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陈书洁文章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积极推进人才政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打造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环境,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吸引和集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加快形成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生动局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和技术路线的决定权,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向学、专心科研。

  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今天,中国改革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不进则退,尤其需要科技工作者和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此,必须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为中国经济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应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应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应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全社会营造科技报国的浓厚氛围,使报效祖国成为各类人才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现有人才评价体系,重点围绕国家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等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发展,绝不能一味照搬国外科技评价标准。促进称号、头衔等回归荣誉本质,完善各类人才称号、头衔的授予和退出机制,坚决纠正“唯帽子”倾向。将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条件优越与否、产出难易与否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对于一些耗时长、重大技术攻关难、基础研究投入多的科研项目,应考虑延长评价周期。积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让使用人才的管理者、人才市场服务者、人才业绩专业评价者等共同评价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力量充分释放的干事创业环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