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郑博宇:一段海峡亲情的维系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10:52:17


 
  截至2018年四月,到访台湾驿站交流的台湾人次已达2000多人,大陆各地、海外及港澳参访总人数高达6000多人,2016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到访北京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驿站作为首站,安排了首次在京台湾青年交流座谈,时任北京市代市长蔡奇调研,并于2017年的京台科技论坛上特别提及中关村台湾驿站是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台湾基地,相关各界代表人士的到访,累积报道超过500多则,显见在两岸非常代表性和影响力,台湾驿站已是台湾青年赴北京发展的首选门户。

  2017年的海峡论坛中,受到主办单位,参与了五场分论坛作为分享嘉宾,将中关村台湾驿站运营的相关经验分享给来自台湾各界的与会人士,藉由这个两岸规模最大的活动,不但让更多人亲身见证到大陆的快速进步,透过在大陆的台湾青年说好他们的大陆故事,引导更多台湾青年可以适才适地找到合适的定位适当的发展,而非盲钻北上广深,惹的一身伤,能够传承经验就是海峡论坛这个平台给予我最好的收获。

  海峡论坛,对于我而言也是家庭活动2013年九月一位就读西安交大的甘肃学生来了中山大学交换时,跨年活动来到了我家,就开启了一段跨越了两岸的母子和兄弟情,虽然交流是短暂的半年,但仍然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现在都是。

  交换结束了他回到了西安交大就学,由于家境状况,平时花费很省,靠着学校的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的度过他的学生生活,以前还在西安念书的时候,我都会飞去西安跟他聚聚,了解他的状况和需要,记得一次紧急需要用钱,我母亲也二话不说的把钱打了过去,就这样他完成了西安交大的学业。

  在毕业之后,跟其他同学选择在西安或是离家乡近一些就业不一样的是,他选择了来到离台湾最近的厦门工作,当时我问他为何选择厦门?他说因为这是离台湾最近的城市,隔海相望就是我们在的地方,感觉亲切;落地拿到厦门户口后,第一件事就是用自由行的方式再次来到台湾与我母亲见面,这点让我和我母亲都非常感动,我母亲看着他用胶带黏着的镜框眼镜都坏了,赶紧带他去配了个新眼镜,这就让我感觉到,两岸也能有这样的母子情。

  由于他的生日是在六月的第二周左右,同时也是海峡论坛的举办期间,来厦门帮他一起过生日也变成了每年的一种习惯,一年比一年参会更忙碌的状况下,仍在这个重要的盛会中,都不忘记这个习惯,一样的带来我母亲给他的祝福和问候,更一样尝到他煮的家常菜,买个小蛋糕过生日,我常对他说,有兄弟的地方就是家,对我而言,厦门我也有个落脚的家,因为有个至亲的兄弟在这,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肉兄弟,这话体现在我们身上再好不过。

  这是我与海峡论坛的故事,而台青与新时代的关联呢?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发展的方式需要靠自己去寻找掌握,我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不是要让大家学我,而是把我当成一面镜子,去反思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式;七年来,在就学阶段我有两个遗憾,一是没能申请交换,二是没能申请实习,也许做了这两样,我可以不用花到七年才过来大陆发展,分享我的个人经验,希望让大家可以不用像我一样折腾,绕了弯路。

  “进入、融入、找出路”。这三步一直是我认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应当依循的基本脉络,透过这样的模式,从学习实习认识大陆,再从就业获得经验,在考虑创业,才是最保险的方法,任何的发展方式,都应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去争取,遵循市场机制,我常常对我服务的台湾创业者说靠补贴生存的创业不会长久“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是不变的真理。美国早期黑人权利拥护者Frederick Douglass有一句名言:“如果黑人不能直起自己的双腿站起来,那就让他们倒下吧。”对于台湾人而言,应该将这个身份当成加分项,而非主分项。

  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举世共睹的,惠台31条以及厦门60条的出台,令我在内众多台湾青年看到了台湾同胞的身份可拥有在大陆与大陆青年公平起步的竞争机会。我深知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事在人为,而非因为台湾同胞的身份。只有不投机、干实事、重发展的发展态度、加上公平竞争的环境之下,两岸青年摩擦出的火花、留下的共同记忆,进而达到心灵的契合才会让未来一切的结合更加顺利。

  我认为海峡论坛是个能让想来发展的台湾青年们,了解及参与大陆发展的最佳平台,新时代共建,台湾青年绝不能置身事外,透过自身的能力得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一同投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自己的中国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更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