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我们判定乔家院墓地青铜器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盘龙城及左冢泥芯具有同源性。考虑到盘龙城及左冢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据此推测此批青铜器系在楚地铸造后输入古麇地,这从另一角度讲述了麇国为楚所灭的历史。
——罗武干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
长期以来,关于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青铜器铸造地的研究却进展缓慢。
1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古代青铜器铸造地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古麇地即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乔家院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可能是楚国铸造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杂志上。
残留泥芯可能包含青铜器“出生地”信息
铸造地与矿料来源是青铜器生产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铸造一件青铜器所用的金属原料,比如铜锭、锡锭及铅锭等,应当来自古代各金属矿山,而现已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多在古代城市遗址附近、远离古矿冶遗址。这说明青铜器的铸造地与矿源是不同的。
关于青铜器铸造地的研究,人们长期采用考古器型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通过系统研究青铜器的器型、纹饰和铭文等,总结出不同地区的典型风格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判断青铜器的产地。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与研究人员的知识积累、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受研究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有时风格相同的器物也存在来自不同产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