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据新华网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与美国高校等科研单位开发出监测全球珊瑚礁白化情况的卫星图像系统,以推动传播关于珊瑚礁的知识,并为有关部门制定珊瑚礁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该公报表示,上述卫星图像系统名为“艾伦珊瑚地图集”,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合作开发,涵盖全球逾23万个珊瑚礁。这个系统利用卫星技术创建的高分辨率珊瑚礁图像,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现全球不同地点珊瑚礁的“健康”情况,便于研究者了解哪些珊瑚礁正面临海洋温度上升带来的白化压力、何处珊瑚礁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等信息。
珊瑚礁由死亡珊瑚虫的碳酸钙质外骨骼沉积而成,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温度长期上升会造成珊瑚虫与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瓦解,导致大量珊瑚虫死亡,引发珊瑚礁白化现象。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近年来大堡礁因气候变化等多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礁白化现象。
参与研究的昆士兰大学遥感研究中心博士克里斯·鲁尔夫塞马表示,全球珊瑚礁的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海洋变暖、污染加剧和酸性物质增多,有模型预测到2050年70%至90%的珊瑚礁可能受损到无法恢复的地步。因此将基于卫星图像的数字地图集用于珊瑚礁保护很有必要。鲁尔夫塞马还表示,这一新系统能实时监测珊瑚礁的“健康”状况,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信息,便于尽快采取保护措施。
“艾伦珊瑚地图集”卫星图像系统也面向公众开放查阅,人们可在该系统的网站观看和下载全球各地珊瑚礁的情况和相关数据。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还计划进一步改进和扩展该系统,以便更好了解海陆污染物等对珊瑚礁造成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