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智库建设: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8-06-23 00:22:50


 
  (3)传统媒体在转型需求的倒逼之下,对信息化有较强的敏锐度,普遍重视大数据开发与应用。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就大数据产品开发、分析、营销和数字新闻传播等领域开展合作;瞭望智库正在建设“新华社大数据新型智库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启动新华传媒云智库平台;光明日报联合腾讯公司、京东集团成立“思想文化大数据实验室”,首份产品《从阅读指数看城市气质》研究报告于2018年世界读书日推出,引发较好反响。
 
  2.媒体智库化发展的途径
 
  由于先天局限和转型挑战,媒体智库化发展也存在现实瓶颈,必须针对性地加以破解,促进未来发展:
 
  (1)体制机制是智库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传统媒体固有的体制机制以服务新闻生产为核心目的,无法满足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应进行高效兼容的顶层设计,着眼智库功能,对原有的科研机制、财务机制、人力薪酬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进行调整甚至重构,确保智库建设和媒体内容生产并举共进,避免智库功能和媒体核心业务割裂化、“两张皮”。例如,很多媒体型智库并非实体机构,应大力推动其实体化、专业化,促使智库成员在身份明确、责权明晰的前提下开展研究、产出成果。
 
  (2)研究力量是智库化建设的核心资源。绝大多数媒体的公共政策类专家、数据分析师等专门人才储备不足,尚未形成自有、稳定、专业的研究力量,甚至难以从自有力量中选配首席专家、领军人才。而外界兼职专家难以持续稳定发挥作用。这直接制约了智库的研究能力与产品质量。因此,媒体的智库化建设必须抓住人才这个根本,一方面从采编团队中遴选、培养研究型人才,推动有条件的成员由“媒体人”向“媒体-研究复合型人才”转变;一方面团结“外脑”,吸纳社会各界智库专家、知名学者加盟,并依靠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项目调动,增强专家和智库互动的紧密性、粘合度。
 
  (3)成果体系是智库化建设的具体呈现。媒体擅长策划推出新闻报道,在资政启民的成果设计方面缺乏产品思维、受众意识,往往不能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层级需求的成果体系。应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科学设计课题、咨询、论坛、调研、圈层等各类产品、服务,优化并加强具有核心优势的成果类型,合理延伸智库的产品链与价值链,并进一步强化智库运营管理团队,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4)大数据是智库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呼应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时代的决策咨询需求、公众阅读偏好,新型智库应当在数据库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数据产品生产等方面稳居前沿。但当前大多数媒体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尚处于谋划或起步阶段。应当通过技术开发、资源合作,加紧建设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积累支撑研究研判的数据资产。可以结合移动采编技术平台,建设专家库、资料库、稿件库、舆情库等,并以此为基础,让数据“智能化”“活起来”,打造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智库成果、深度报道,提升自身的分析研判、战略推演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