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肖文答中评:一带一路为新能源行业开新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7-06 00:28:46


  中评社香港7月5日电(记者 臧涵)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文昨日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都可藉助“一带一路”打开新的市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空间。

  肖文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业、新能源客车业发展提速。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大批量出口,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拼出一片蓝海。

  肖文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的机遇,也是一些相关传统产业例如蓄电池产业的机遇。这些相关行业将有可能跟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客车出口的脚步,顺利出国门。

  此外,肖文表示,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是合作的三大重要领域。这其中涉及到的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这些行业走出去带来巨大商机。

  肖文举例说,2017年以来,原材料铅的价格上涨,再加上4%的消费税,企业税负率过重,蓄电池企业生产成本显着提高,造成出口下降,产业向国外转移。开征4%的消费税后,在国内生产铅蓄电池的成本偏高,产业发展已逐步向低成本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度、菲律宾转移。据了解,浙江省已经有10多家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考察调研,考虑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

  肖文特别提到,新能源产业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我国蓄电池行业面对较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国内环保部门对行业整顿力度加大,国外市场面对欧盟国家的绿色技术壁垒,落后产能将面临淘汰,大量不合格的蓄电池企业将被迫停产。国家行业整合的手段将会主要在产能限制、技术限制、选址限制等三个方面落实,众多中小企业将逐渐退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出发点,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