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务院称蔡“台湾民选代表” 用语曝玄机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10:40:33


 
  此事后来在温家宝访美时向美方抱怨,加上陈水扁2004年连任后声望大跌,打算再次争取过境访美提高支持度,却因误判美方态度,2006年获美方批准在阿拉斯加过境,陈水扁愤而取消过境计划。当时美国务发言人麦可.马科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取消过境美国是“他”自己的决定,发言人一连10个“他”,既无“陈总统”,也无“台湾领导人”,以此表达美方的不满。

  到了马英九担任时期,美方依照陈水扁时期的称呼,对过境的马英九为“马总统”或“台湾领导人”,直到2016年才又发生重大变化。当时由于特朗普本人与竞选团队成员不熟悉对华政策的敏感与复杂程度,在未就任时接了蔡英文的恭贺电话,引发大陆对尚在任的奥巴马政府强烈抗议,当时还由国安会发言人普莱斯(正好与此次拜登政府的国务院发言人为同一人)出面重申“一个中国”政策。

  特朗普就职后接受国务院官员建议,用语上较有节制,但后来在其蛮横作风下,在称呼上益发不按规范行事,特朗普本人数度使用“台湾总统”的用语,再次招来大陆的抗议。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此举显然是为了激怒北京,而且也确实达到他的目的了。

  诚如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所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谈论台湾所使用的措辞有时会有点不太精确,但这不代表什么,外界过度解读没有什么意义。”台湾民主化之前美国常用“台湾当局”的字眼,民主化之后则称呼陈“总统”、马“总统”与蔡英文,这些都是务实的称呼,也是维持双方互动时必要的方式。但如果台湾自已要拿这些字眼大做文章,把美国官员的某次称呼吹嘘为“外交成就”,未免也太过小题大作,这种做法将来也一定会碰到美国官员改口的时候,届时为几个字眼忽喜忽忧,就像在台湾内部搞“正名”活动一样,只能骗骗自己,别人是当作笑话来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