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黄埔后代聚香江 愿两岸问题更快解决
http://www.CRNTT.com   2018-08-12 00:19:21


林上元会长任主持人(中评社 张爽摄)
 
  林爽爽说,她父亲最后一次参加的外事活动就是见台湾的黄埔同学会,“我们祖国还没有统一,这是我们重大的责任,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做这个工作,把这个工作在最短的时间里圆满完成。”

  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认为,黄埔精神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他说自己第一次到台湾是55年前,因为家里在台湾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和台湾的不少高层人士都见过,比如郝柏村将军、许历农将军,“我见过的台湾的将军们,不管是国防部长还是陆军总司令等等都是黄埔出身的。北京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之后,很多台湾将军回到北京去参加同学会,那就是爱国情怀。不管政治上怎么样,台湾开放旅游,他们就回来,因为他们爱这个国家。这是爱国精神,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发扬光大。”

  现场有香港青年学子提问,在当今时代应该如何去学习黄埔精神?国歌词作者田汉之孙、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回应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研究这段历史,要行万里路,先有感性认识,再去读历史。这样就会对历史会越来越有兴趣,另外还要跟前辈多交流。

  有观众提问,香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离不开狮子山精神,现在的香港人也很需要精神和信念,狮子山精神和黄埔精神共同点是什么?戴安澜中将之子戴澄东说,黄埔精神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年轻人要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出发,有永不言败的必胜的信念,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中华民族和黄埔精神的内在所在。

  有来自内地的学生提问,今天的中国是否已经“腾飞于世界”?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说,周恩来19岁的时候跟同学临别时写了一句“临别预言”:愿相逢于中华腾飞于世界时。“101年以前,我们中国还谈不到‘腾飞于世界’。现在我们逐步往这个方向走,我们还在不断前进,我们正在走向‘腾飞于世界’。”周秉德说,我们的前途还很远,大家都在进步,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永远不能满足,即使现在也不能说已经腾飞于世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