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一企业在生产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近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2018年,台州GDP同比增长7.6%,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居全省第二;民间投资等增速,在全省处于较大的领先优势。
钱江晚报报道,最近记者到台州采访,当地人更愿意将近来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归功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发展民营企业。
众所周知,台州的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主导地位。数据显示,当地99.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并创造着台州92%的税收和77.5%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说,研究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研究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史。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州的经济总量曾是全省标杆。这个浙南的沿海小城在人口数量不多、地理环境劣势的情况下,总量跻身浙江第三位;
到了本世纪初,在外部金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台州发展步子慢了;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更是让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的台州经济雪上加霜,经济总量跌至全省第五位,和第四位绍兴的差距,达到千亿元。
如今,台州在民营经济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领跑者的差距不断拉近,这一路走来,像极了一个大写的“V”字。
在人才技术、经营理念、交通区位等多领域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台州靠什么赶超?它又是如何致力于发展民营经济,并利用这张底牌,打造出“民营主导+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
有人说,是因为台州人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那份坚持。他们中,小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到七八十岁的老创业者,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坚守实业,最终完成凤凰涅盘。
事实真是如此吗?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两个月前的2018年12月5日,新农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这是台州第53家上市企业。这家致力于创建中国最具价值的农化企业,诞生于僻远的台州仙居,在近40年的发展中,最终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