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美元首阿根廷峰会后,中国一度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对两国在之后的谈判中取得部分进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次我们再次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并且可能对这部分农产品豁免加征的关税,也是中方善意的清晰信号,料将产生好的效果。
然而善意终归是善意,双方只有达成协议并确保协议落实,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大宗购买才能够得到长期保障。美国的大豆、玉米年年种,没有了贸易战,中国就会年年买。如果贸易冲突此起彼伏,中国今年买了没明年,美国农民就会年年提心吊胆,陷入指望中国市场还是“断腕”调整结构的长期犹豫。
所以说,中国对善意的表达虽很大度,但同时它也是杠杆,对美方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旦谈判无果,中方不再继续表达善意,卖了一季收成的美国农民将更难受。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为此不仅中方要照顾美方的重大关切,美方反过来也一样。中方的三大关切已经尽人皆知,它们就是美方应取消所有加征的关税,中国购买美国产品的数量要契合实际,协议文本需要平衡。没有对相互重大关切的照应,很难想象谈判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展望星期二将开始的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这是一次中断了两个多月的承前启后的磋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方的诉求不同,需要克服的经贸分歧很多。但是,只要双方谈起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释放善意,相向而行,形成建设性的持续积累,就最终没有克服不了的分歧。因为毕竟达成协议是双方的更大利益,所有分歧都应当是过程。
(来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