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90后胡安静(化名)就是新业态就业群体中的一员,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疫情期间跟着朋友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推销产品,也算学以致用。但起初家人总觉得我‘不务正业’,劝我抓紧换个‘正当职业’。直到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于7月6日向社会发布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意味着‘带货主播’已成‘正规军’,这才让我家人心里踏实许多,也让我更加有干劲了。”
“我现在在一家茶企做直播销售工作,平均每个月要直播20多场,收入还算让我满意”。胡安静表示:“我认为新业态下的就业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空间,期待自己能做出一番成绩。”
除此之外,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家的就业新选择。河南省信阳市杨河村的村民周明(化名)原本在某婚庆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了气球装饰且对该领域很感兴趣,在相关培训班系统学习后,于去年底“开门营业”。
“我先从朋友圈营销着手,在取得一定效果后,5月份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气球创意工作室,现在主要通过线上营销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且已有固定客户源,上半年收入7万元左右”,周明认为,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新的就业门道也随之诞生,拓展了大家追逐梦想的方式方法。
人社部在8月7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我国灵活就业形势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规模2亿人左右。在解决劳动者生计的同时,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谈及“支持灵活就业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付一夫表示,一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致力于提供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以此推动“新个体”经济的茁壮成长,更好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