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国广角 ->> 政治经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冠群在美谈台湾“国防自主”初获进展
http://www.CRNTT.com   2018-10-30 00:15:22


 

  张冠群指出,在推动“国防自主”中,强调自主系统的开发,其下所需次系统和关键模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争取内外厂商参与,因此对国际厂商的合作需求更多元化,提供更多机会。台湾在对外采购武器多次波折冲击的惨痛经验体认下,认知到,构建永续、可恃、符合基本需求的自主防卫实力,应是防务政策基调。在此基础上,对于尚无法自制系统,积极争取军购,并扩及国际合作开发。

  在与外国厂家合作模式上,张冠群表示,除了以往的技术移转外,应另辟更有弹性的机制。比如利用双方各自已有技术,共同合作开发符合台海战场环境所需的客制化系统;也可针对台湾所采购美国装备,美台厂商合作争取在台湾建立厂级维修能量,藉由在地维修供应链建立,提供亚太区域全寿期整体后勤维保服务。

  台湾自1993年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F-16购机案以来,凡采购金额500万美元以上军购案,合约商均需配合执行工业合作,希望藉由关键技术移转,提升台湾科技工业技术水准。张冠群指出,在实际执行中,台湾许多系统采购并无可选择的市场竞争,而卖方供应商常因工业合作延宕执行时间,形成执行困难。未来应改进工业合作模式,包括执行金额门槛调升,避免过小案件无法有效落实技术移转;作业流程提前,增加合作谈判时间;执行范畴扩大,增加其它合作模式的选择;特殊状况下工业合作排除条款增订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