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上市公司信用违约频发 恐仍有后续
http://www.CRNTT.com   2018-06-21 11:38:26


 
  “很多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假借国家信用、不断短期融资的同时,做期限不匹配的长期投资;也有一些实体企业患上了资金饥渴症,一味地铺摊子、上项目,这些经营模式现在都已不再适用。”王鹏表示,打破刚兑会给予市场警示,倒逼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安于地方、重心下沉,真正提升经营效率和风控水平,也促使实体企业改善财务状况,本着规范负责的态度,用真实的资产、良好的现金流来支撑融资。

  不过,王鹏也表示,尽管从静态数据来看,当前的信用违约规模和违约率不算高,但信用违约的后续发展动态值得重视,须警惕信用风险蔓延速度过快引发流动性风险,避免部分按照以往宽松环境来管理现金流的优秀企业被“错杀”。

  王鹏以近期发生信用违约最多的环保产业为例解释说,尽管环保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但由于客户主要是政府部门等行业特点,环保企业普遍结算滞后期更长,在短期内发展业务、扩大规模的融资成本更高,对融资环境也更为敏感和依赖。如今融资环境收紧,这些企业便首先受到了冲击。

  还有专家认为,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债务违约会产生连锁反应,可能将同行业企业、银行、证券、基金甚至个人投资者拖入泥淖。如上市公司东方园林,受累于同行业多家环保企业违约,其5月拟发行的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近乎流标,最终只成功发行0.5亿元,随后4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更下跌近20%,市值跌去约98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已经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变化采取了一些行动,如最近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等,建议进一步有保有压地对待企业信用违约,分类施策、平稳处置债务问题。如果企业从事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拥有核心技术,且经营状况良好,只是短期遇到了融资约束,那么就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协调支持,如及时偿付企业应收账款中的政府项目部分,推动企业重组等;但对于产能落后的僵尸企业,建议以市场行为为主,政府部门只需保证风险可控,不必为其托底。另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为部分企业倒闭、重组所面临的员工安排等情况做保障工作,以防出现其他风险。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