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台胞:搭上改革开放快车
http://www.CRNTT.com   2018-08-30 15:07:24


 
  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王铭义1990年第一次到大陆,最令他震撼的是那些在地理课上学过的名山大川第一次“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这些年,他几乎走遍神州大地,东到黑瞎子岛,西至新疆乌恰边城、西藏的纳木错湖,南抵三亚的天涯海角,北达戈壁滩上的酒泉航天城,见证了大陆翻天覆地、迅猛发展的改革开放历程,也记录了无数台湾同胞在大陆奋斗、拼搏的传奇故事。他说,“改革开放是出故事的年代,我何其幸运能见证与书写。”

  先机:搭上改革开放快车

  作为台湾知名律师,李永然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前瞻的眼光和敏锐的嗅觉。1990年9月,为到北京观战亚运会,李永然第一次去大陆。从厦门到北京的行程中,他遇见许多台商。李永然敏锐地意识到:两岸间的法律市场是一块巨大的处女地。他随即牵头组织台商经贸考察团,一个月发一个团,先后带了30多个团到大陆实地了解各地的投资环境、地方与中央的法律法规,并选定上海设置服务点。“当时,浦东还是一片农田,我印象最深刻的标语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为了促进两岸法律界交流,李永然还与工商界朋友在台湾筹组了“两岸经贸交流权益促进会”,与上海法学会每年举行不同主题的研讨会。让李永然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当年制定《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时,他曾以顾问身份参与会谈,并建议在其中加入了有关“台籍仲裁员”的内容。李永然也是中国国际经贸仲裁委员会聘任的第一届台籍仲裁员,之后,他又担任上海、广州等多个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凭借女企业家特有的直觉,黄紫玉从做两岸贸易到投资金融、地产、生态旅游,“我总能踩上拍子,当然祖国大陆对我们很照顾,也很信任。”紫玉山庄所在地是1992年北京市政府的对外招商项目,当时还是一片荒地。黄紫玉斥资数亿元,将其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社区,紫玉山庄也被誉为北京绿色生态发展的“名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