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明日大屿”安居有望 排除干扰梦想成真
http://www.CRNTT.com   2018-10-15 09:58:58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中评社 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5日电/林郑特首的施政报告所规划的土地房屋蓝图,让市民切实看到了安居乐业的曙光和希望。“明日大屿”不止是一个土木工程,更是一个信心和希望的建设工程。社会各界需对泛政治化的冲击大声说不,齐心协力推动特区政府落实好施政报告的土地房屋蓝图,将希望变成现实。

  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计划,是报告最令人鼓舞的亮点。多年来,政府手上可用的土地匮乏,难以利用土地储备去调节市场供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更谈不上为广大市民解决楼价高、安居难的问题。要突破这个瓶颈,政府必须对症下药,大胆创新,拿出有力措施。“明日大屿”计划涉及大规模填海造地,所增总面积多达1,700公顷,不仅可安置人口达110万,更会成为香港第3个核心商业区。林郑特首会亲自督导一个专责统筹办事处统筹和监察计划的规划与落实。这个跨越二三十年的愿景,体现了林郑特首带领特区政府不畏艰难、致力香港未来的远见和决心。

  “明日大屿”体现远见和决心

  施政报告针对短中期房屋需要,又提出多项措施,增加房屋供应,包括:容许改装整幢工厦作为过渡房屋,出租未补地价居屋单位予有需要家庭,以终身免租金鼓励公屋“全长者宽敞户”大屋搬细屋,提前研究新界北棕地发展和让持有私人农地的发展商申请发展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等。多项过渡性住房和拓地措施多管齐下,创新灵活施策,盘活空置农地、棕地、工厦和公屋单位等资源,既释放更多房屋单位,又做到地尽其用,有利缩短公屋轮候册轮候时间,纾解劏房户捱贵租的困境,提速公私营房屋发展步伐,以解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显示特区政府以实际行动解决房困、愿为改善中产和基层住屋生活多作承担的魄力。

  土地房屋蓝图燃点希望

  综观施政报告的土地房屋政策,有几个特点,令香港有一份不一样、不平凡的房屋蓝图:

  一是提出短中长期的土地房屋措施,政策完整,路径清晰,市民逐步上车是看得见的未来。

  二是积极作为,议而有决,切实可行,并非空谈愿景。

  三是措施因应实际情况,计算新增用地的公私营房屋比例由六比四改为七比三,大规模增建公营房屋,协调了不同阶层市民的住屋需要,让“人人有楼买”。

  四是以破格思维,下大力气,在过渡性房屋及资助房屋供应等项目上,发掘利用更多房屋资源。

  香港的发展遇到很多深层次矛盾的阻碍,土地供应严重不足是其中最主要的难题。土地房屋是施政报告的重中之重,林郑特首在报告中所提出的整全房屋措施,勾勒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宏大发展蓝图,透过种种房策,重新主导香港土地和房屋的宏观方向,让市民对增加土地供应解决居住问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看到切实的曙光和希望。可以说,这不止是一个土木工程,还是一个建设信心和希望的工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