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前不久,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在中国一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时,表示出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质疑。但在本届论坛上,同样是一些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参会人员,则表达了不同于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你怎么看?
答:约翰·米尔斯海默写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理论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他认为中国崛起的最终结果,就是对抗不可避免。我觉得他仅仅通过历史上一些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对抗的例子,就推导出这个结论,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是不严密的。这次北京香山论坛上,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美国代表团团长施灿德便提到,美国对中国的定位首先是竞争者,而不是敌人,而且竞争也不意味着对抗,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他认为竞争者和敌人不能混为一谈。
问:明年即将迎来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你觉得如何更好地发力,从而进一步拓展论坛的影响力?
答:下一届肯定要有所突破,而且会有大家能感受得到、看得到的变化和提升。我个人觉得,首先,在相对保持论坛规模稳定的基础上,官方代表团的分量会有所提升,比如邀请更多国家的国防部长等高级官员参会;其次,希望我们的论坛更加包容、开放、创新,让更多中小国家发声;再次,邀请更多国家高级官员和学者参会,提供更多的交流沟通渠道,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矛盾问题;最后,论坛的质量要有所提升,不仅邀请更多知名学者,还要在讨论研究的问题上下苦功、做细活,提高论坛的学术层次,让北京香山论坛更具时代魅力。
(来源: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