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江苏大学:将科研种进田间地头
http://www.CRNTT.com   2020-08-18 11:42:01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作为一所涉农高校,以农民急需的技术服务需要和地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他的使命和责任。多年来,江苏大学始终围绕我国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涉农领域机构、成果、技术向一线转化应用,在兑现为农服务承诺上从不马虎。

  8月15日,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越光米种植基地里,一台“嘴”更宽、“脚”更细、体重更轻的崭新4LZ-6.0型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正欢快地上演着它的“首秀”,爬沟、过坎、收割、脱粒……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利索。

  说起这场“首秀”的缘由,还是源自去年10月江苏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场,农业工程学院收获机械团队向农业专家赵亚夫许下的一份承诺。

  再生稻,是一种新的水稻种植模式,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只割下稻株上约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由于在原有的根系上再次生长,大约2个月后水稻便可成熟收割,即实现“一季水稻、两次收获”。

  去年,基地100多亩越光再生稻长势喜人,但却遇到了收割难题。“用普通水稻收割机收割再生稻,碾压率高达40%~50%,田里的稻子糟蹋得厉害,严重影响了再生季产量。”当听说江苏大学新研发的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湖南试验反响热烈、获得一致好评时,赵亚夫立即设法联系学校相关团队。

  “我们从三年前就开始研发这款收割机,去年赵老在网上看到我们在湖南试收的新闻,连夜打电话说他很需要这个机器。”得知赵亚夫的需求,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李耀明随即前往戴庄现场进行对接,并立时承诺争取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今年8月头季收割时送到戴庄,帮助越光稻产量进一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时隔一年,团队进一步将割幅加宽、履带收窄,今年如约为越光再生稻“量身定制”了一台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并成功将其送到了戴庄地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