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星岛:执政一周年 和解路仍艰
http://www.CRNTT.com   2018-07-01 09:16:54


 
  不过,作为民生重中之重的房屋问题,楼价续创新高,公屋轮候时间继续拉长,政府显得有心无力,出招亦只能挖东墙补西墙,花了气力却未见效果。解决楼价上升问题主要靠政府展示魄力扫除障碍,大增土地供应,但政府却刚劲不足,采用了柔性策略,委任专责小组去和稀泥,希望透过“大辩论”来凝聚社会共识,反而令各方利益持份者的矛盾走上枱面,多花一年谘询时间,却无助实质解决问题,甚至令问题更难解决。

  泛民怕失票 续伺机抗争

  社论说,房屋问题看不到“大和解”的迹象,政治上的“大和解”更事倍功半。虽然行政和立法机关的关系有所改善,也多了沟通,但是泛民始终以选票为先,基本策略依然是靠狙击政府来争取市民支持,为怕失去基本盘,不得不维持与政府和北京对立抗争,尤其是一些实力稍逊的少壮派,更以“出位”行动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支持度,难对林郑月娥的善意领情。

  涉及与内地关系的议题,泛民与政府的矛盾未能纾缓,尖锐程度未减。高铁西九龙总站一地两检的条例草案,经历激烈拉布,只因议事规则改变,才能及时通过,得以如期通车,也由于泛民动员不起社会大抗争。那只是受客观形势掣肘,实际上他们在议会内外仍然搞了很多动作,并且藉此发动对建制派的狙击,包括发起对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提出不信任动议。

  林郑月娥向泛民伸出橄榄枝,泛民的取态由以往对政府“不倾只砌”,调整至“又倾又砌”,保留沟通渠道,但是仍然“砌多过倾”。政府日后无论是立《国歌法》,还是大湾区合作,预计仍然要面对激烈对抗,“大和解”只是现届政府的良好愿望。

  虽然政治对立的格局未变,幸好社会经历几场纷乱后,人心思稳,激进势力已失去壮大的条件。特区政府应掌握这个形势,加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重建威望,才可达到强政励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