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13岁童植人工心 香港玛丽医院创亚洲首例
http://www.CRNTT.com   2018-08-13 10:57:23


13岁的杨展冠(前排左)装入内置人工心,可望九月重返校园。前排右为杨展冠的爸爸,后排左二为主刀医生区永谷(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电/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3岁男童杨展冠,左心室发育不良,仅右心室运作,血液含氧量处于60%至70%低水平,面临心衰竭。玛丽医院心胸外科及儿童心脏科团队今年一月为他进行第六次开胸手术,历经七小时,装入内置式心室辅助器(人工心),创下亚洲首宗单心室儿童植人工心的成功范例。

  去年心衰竭恶化

  展冠出生时心脏有先天性缺陷,左心室发育不良、右肺静脉狭窄,不足三岁便做过三次手术,直至七岁时做“心外Fontan手术”,该手术针对只有一个心室的病人,使得其缺氧血不流回心脏,而直接引流到肺循环,将含氧血直接输到主动脉,惟术后会出现心室衰竭、全身静脉压力超负荷以及肠脏蛋白质流失等并发症。
  
  玛丽医院心胸外科顾问医生罗冠中表示,展冠去年心衰竭情况恶化,全身出现水肿和腹水,肠脏蛋白质流失须接受去水药治疗,心电图亦显示其右心室跳动失调,要做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随后用强心药及氧气补充,两个月仍无进展。他称,当时仅三个治疗方案,即继续用药、做手术或换心,但用药无用,再做手术则风险高,最终方案仍是换心,可惜捐赠率不高,加上儿童捐心予儿童更难,过往仅得三宗。

  可望九月重返校园

  主刀医生、心胸外科部门主管区永谷表示,最急切是稳定展冠的病情,于是进行第六次开胸手术,装入内置人工心,改善其心脏功能及血液含氧量,手术死亡风险达两至三成,术后须服食华法林及阿司匹林两种薄血药,避免血块阻塞人工心正常运作。他补充,展冠术后第七个月,血液含氧量回复至80%,定期覆诊,可望九月重返校园。

  区永谷补充,该手术在欧美等地有20宗成功案例,亚洲则是首宗。内置较外置更好,病人毋须长期住院而可及早返回社区。医院今年已做了三宗儿童的内置人工心手术。

  展冠爸爸杨先生表示,儿子仍无勇气上课,他自去年12月15日起便停课,正在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尽快上学,重新展开生活。他形容,儿子能够坚持走到今日是“奇迹”,非常感谢医生的救治,未来计划带儿子到新加坡游玩。

  (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