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7日电/从2013年到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6万元增至28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5.8万元增至104.7万元
人民网报道,像耕种农田一样经营企业,一块地从“低产”到“高产”,效益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大?还是219亩厂房,与7年前相比,亩均税收效益增长30倍。
这是位于浙江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索菲亚家居(浙江)有限公司的“精耕细作”成绩单。走进公司,门口没有常见的广场,一长溜装货的车辆几乎挨着大门停。但添置先进设备,企业很舍得花钱,2012年公司进驻嘉善之初就投入3.2亿元,近两年又改造串联一条工业标准的柔性生产线。接着又上马自动立体仓库,智能装备加上智能仓储物流,产能完全释放。
就在这个地块上,上一任企业也从事传统制造,2011年亩均税收只有3万元。索菲亚2012年入驻这块“低产田”,2018年,产值16亿多元,税收2亿多元;亩均产值728万元,亩均税收超过92万元。
浙江最突出的省情是人多地少。率先遇到“成长的烦恼”的浙江,率先践行“腾笼换鸟、凤凰涅盘”,也率先探索、推广“亩均论英雄”改革。来自一线企业和服务保障部门的说法很形象:就是让不下蛋的母鸡没粮吃,少下蛋的母鸡少吃粮,多下蛋和下优质蛋的母鸡吃得更多更好。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认为,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亩均论英雄”是最重要的招法。
什么样的“笼”得腾、该换什么样的“鸟”,得用亩均效益数字说话。去年11月,浙江省“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上线。一点开,全省8万多家工业企业的“体检单”都在里面,各市县、经济开发区、31个制造业行业的亩均效益“成绩单”一目了然。省亩均办负责人说,为了让企业画像精度更高,除了看税收、增加值、能耗,浙江还突破条块限制、推动数据共享,把企业用电量等实打实的指标、互联网公开数据等都纳入考量。
对照“体检单”施策,倒逼企业“瘦身强体”。“优等生”不光用电、用水、用气、排污价格享优惠,土地、财政奖补、金融等方面也受优待,去年全省亩均效益较好的A、B档企业光是用电成本就省下24.4亿元。“落后生”则面临调控、整治,按不同“病因”分类帮扶。去年全省7428家亩均税收不到1万元的低效企业,有的改造提升后“摘帽”,有的依法关停,盘活土地8万多亩。随着“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从2013年到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6万元增至28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5.8万元增至104.7万元。
从今年开始,开发区对位列亩均效益A档的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全免,开发区党委书记郁晓凡表态爽快:“我们愿意把地给亩均效益高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