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纪舜杰:也有人揣测美国疑赖是台湾府内释出
http://www.CRNTT.com   2023-07-27 00:58:18


 

  纪舜杰表示,2011年大选前那次《金融时报》对蔡英文的报导,在那时候的时空环境,中国大陆崛起力道还没那么强,当时美国与中国大陆经济对抗的态势还没有很激烈,所以那时候把两岸关系做稳,对美国来讲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选择,而且那时美国对蔡英文一来是比较不熟悉,二来是相比较之下,马英九主政下与中国大陆和缓,比较符合美国当时对两岸关系的期待,往后的发展是这个背景,让蔡英文那时吃了亏。

  纪舜杰指出,很多人说蔡英文2011年去美国面试之后被当掉,输掉2012大选,但是话说回来,自己有时候觉得鸡生蛋、蛋生鸡,2011年《金融时报》的报导,真的是对蔡英文选情的致命一击吗?而且虽然是席佳琳撰写的报导,但是消息来源到底是什么层级?就像我们“总统府”也有很多人会放话,但是放话真的就有代表性吗?

  纪舜杰表示,如果认定美国对台湾的选举具有绝对的主宰力,那你就会放大任何一点一滴的讯息,败选检讨什么事都是原因,2012蔡英文败了,大家回去看一定会讲《金融时报》报导对蔡英文造成冲击,可是真的是如此吗?选举结果分析事实上需要非常实证的研究,不是每个人凭感觉认定败选的原因为何,而且事后检讨往往不检讨候选人本身。

  纪舜杰表示,这一次席佳琳又报导说美国对赖清德的走近白宫说又有疑虑,在报导内容没办法百分之百求证的情况下,一定有存疑的空间,也就是说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毕竟对方也没有提出具体消息来源,其实自己也不认为美国会因为赖清德讲出走进白宫这件事,而对赖清德产生很大的质疑。

  纪舜杰指出,就算真的有人质疑,而且质疑的人有一定份量的话,那质疑的逻辑应该是“赖清德是否要改变现状?”应该是去怀疑赖清德是否要对现状做出改变,走进白宫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要冲击美国的一中政策吗?要去改变美国定义的两岸现状吗?如果真的有美国白宫或国务院高层质疑这件事的话,那质疑的点应该是在这里。

  纪舜杰表示,而且这个质疑的程度为何?是责备吗?是不信任吗?还是只是好奇?这个程度都有差别,站在反赖清德的人的立场,当然会扩大解读,说美国不信任赖清德,然后又很多人去想像是不是蔡英文与赖清德关系不稳固,也有人揣测说这次美国质疑赖清德的讯息,是台湾府内释出的,有一些人到现在都还在怀疑,蔡英文是不是真的要交给赖清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