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展示太空强大对抗能力 日印“抱团”追赶
http://www.CRNTT.com   2018-05-21 10:05:38


嫦娥三号探测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巡视器侧面图像(2013年12月16日04时57分摄)。新华社发
  中评社香港5月21日电/亚洲拥有三个世所公认的航天大国——日本、中国和印度。在促使亚太国家进行太空探索的众多动因中,国家安全要素的影响正变得更显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亚洲均势格局变化的推动。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5月18日载文《亚洲的新太空竞赛》,文章说,中国日益增强的航天能力正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亚洲的太空竞赛。例如,它已经导致印度和日本在航天探索方面的更大合作。2017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誓把外层空间置于两国关系的中心。他们对于“深化两国航天机构在地球观测、卫星导航、航天科学和月球探索领域的合作”表示欢迎。稍后在2017年11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席在亚太地区航天机构论坛的间隙宣布“印度和日本将引领亚太地区的航天业”。

  印度的航天计划有超过60年的历史,而且一直到最近,新德里主要把重点放在利用航天技术改善其民众的社会与经济状况方面。在2007年1月中国进行其第一次反卫星(ASAT)试验之前,印度似乎认为外层空间的安全竞争只限于大国之间。

  中国的反卫星试验让印度清醒地意识到它需要在自己后院面对的那种挑战,幷且证明了即便是像外层空间这样的全球公共区域也将无法免于地球上的地缘政治竞争。这次反卫星测试导致了印度国内有关必须发展什么类型的空间对抗能力来保护本国空间资产的新争论。

  印度称,如果有必要,它也将拥有成功进行反卫星能力演示的技术设备。印度的反卫星测试将完全违背印度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立场,即航天技术只能用于和平目的,绝对不能实现武器化。这种语言的转变反映出印度认识到,如果不能紧跟航天领域出现的新趋势,那么它就将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中败北。

  日本也在进行类似的考虑。新的日本航天政策把空间安全作为一个关键的重点领域加以突出。然而,亚洲的太空竞赛在中国反卫星试验前很久就开始了。中国2003年10月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最初的导火索。这一成就是中国更大规模载人航天探索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和运行中国在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将逐渐结束其运行的时候,中国计划在2024年前建成幷运行其自己的空间站。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