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极变暖助“一带一路”北延
http://www.CRNTT.com   2018-08-27 09:15:25


2018年1月1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执行秘书阿莉西亚•巴尔塞纳接受新华社专访,表示拉美国家应协同一致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新华社发
  中评社香港8月27日电/当苏伊士运河在1869年开通时,其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不用再环绕非洲航行,如今船只能直接从印度洋驶入地中海,从而将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即便如此,途经该运河的航线依然非常漫长:从东亚到欧洲长达1.3万英里。但在苏伊士运河贯通约150年后,人类制造的下一场革命或将使该距离减半。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北极圈周围的寒冰正在融化,幷在打通一条远比前者更短且在经济上可行的途经俄罗斯北部的航线。由于该航线的长度仅为8000英里,集装箱船的航行时间将比目前缩短两周。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4日载文《气候变化正使中欧之间的海运航线缩短5000英里》,文章说,2016年,哥本哈根商学院的研究人员断言,集装箱船或将于25年内在该航线上轻松航行。但随着俄中两国大力推进,该航线或将以远比许多人最初认为的速度更快成为一种切实选择。近年来的某些夏季,北冰洋的温度已经达到30℃,而一场持续不退的热浪或将意味着集装箱船不再需要昂贵的破冰船为其开路。由于能够在两周内抵达欧洲,该航线将使船只的速度能与如今因快捷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的亚欧铁路线的速度大体相当。目前,货运班列需要14天从中国东部抵达中欧,其运输费用大约是海运的两倍。

  近年来中俄两国正努力寻找替代途经苏伊士运河的其他选项。中国在北冰洋的战略既有经济亦有政治成分。由于正在实施其一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北京正在寻求向遍布全世界的基础设施路线投资以促进其出口幷打造经济枢纽。一条通往欧洲的更快海运航线自然与这些努力相契合,幷已被纳入北京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编者注)。

  “中国可能认为或将在某些地方与美国发生冲突。”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中国专家托马斯•海贝勒表示。“当美国决定封锁途经南海的贸易航线时,中国需要另辟蹊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