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大咖讲书:中评青年对话李风
http://www.CRNTT.com   2022-08-27 00:13:41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评社社长郭伟峰就“中评大咖讲书”第六期内容进行现场评点(中评社 陆文煜摄)
 
  第二,香港特区政府要思考如何在未来5年就去英国殖民化展开实际行动。举例说明,首先,法官的“马桶盖”帽子能否去掉?英国法院不戴“马桶盖”,香港法院律师、大法官和法律界人士集体合影,却顶着一个“马桶盖”——羊毛假发的帽子,这是殖民主义的标志,未必增加威严,香港普通市民极度反感的就是自信不够。法院公正地执行法律,用香港基本法好好为香港市民服务,并非靠殖民者“马桶盖”帽子戴在头上来显示威严。其次,香港要多普及国旗国歌。应该让国旗在我们的土地上迎风飘扬,让国歌在香江大地唱响亮。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让国旗国歌的意图和内涵深入人心,这种仪式感就能传递出情怀。再者,教育界应重视修改教材、培训老师、挑选校长等工作。我曾在1995年和新华社香港分社提出,香港的问题重点有三,一在媒体,二在司法,三在教育,后来果真如此。回归以来,中央对港基本上高度信赖,不介入香港事情,让他们高度自治,从而变成他们想完全自治,遗留下很多事情,带来香港思想混乱、社会混乱和政局斗争,这是教训也是经验。接下来还要拨乱反正,香港国安法确立、新选举制度产生之后,安全问题基本上解决,很多机构还有潜伏地下的力量。违法可以制止,但是教育问题、引导民心的问题,是一个大工程。

  第三,安全问题解决之后,未来特区政府的第一大要务是通关。香港发展的前途在大陆,离不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祗有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迅猛发展的势头相结合,再寻找香港的机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立足香港,才有安身立命的机会。祖国这么关心香港,香港应当尽全力和内地探讨通关问题,突破和解决困难,不要隔离内地和香港往来。

  第四,香港应转变过于依赖北京的惯性。香港有部分人习惯向北京“伸手”的习惯,这是不对的,应该思考怎么样做贡献,在贡献的同时发展自己。个人感受这些年香港跟北京要求的这种意愿和做法越来越多,有的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虽然说有国家这棵大树可以乘凉,但这些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也出来了。北京为了照顾香港让步妥协,变成什么状态?香港特别不努力,工商界没有以前的奋斗精神,下届的特区政府要把这个思路调整过来,思考香港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为国家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