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美战略博弈的新阶段
http://www.CRNTT.com   2023-06-21 18:25:12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就在五年以来首位美国国务卿访问中国之际,首次外访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开启了欧洲法德之行。看似巧合的安排,恰恰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写照:中美战略博弈、俄乌冲突背景下,相互需要的中欧日益走近。

  大国关系必有外溢效应,欧洲邀请中方访问,当然是剑指俄罗斯,同时还借此向美国施压尊重欧洲的利益。中国应邀前往,则要打破美国的遏制。

  从中国的角度看,冷战结束后,中国迅速成为和美国比肩的国家。由于后冷战时期中美战略伙伴因素不复存在,双方的竞争与对抗日益凸显。中美的战略博弈自此拉开帷幕。

  三十多年间,如果从中国应对的方式角度,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91年至2012年。

  这一时期主要的特点是韬光养晦、战略忍耐,尽量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面对美国的挑衅,也保持克制幷适度反击。如果有机会则尽可能主动与之合作。比如双方组建反恐联盟、共同携手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从而维持中美关系斗而不破。

  所以尽管这个时期发生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和南海撞机等突发严重的事件,但都很快化解,没有影响中美斗而不破的大局。同时中国向全球特别是美欧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提高了它们民众的购买力,幷把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投入到美国国债,从经济层面建立起相互依赖。

  这一时期的中国,战略上以最大程度的忍耐获得的最大战略成果就是赢得了发展时机。这一战略能够成功也是当时双方国力所决定的。此一阶段的美国仍然没有明确把中国确定为最主要的威胁。它也能够被其他挑战所转移。<nextpage>

  第二时期是2012年至2022年。

  从中方角度讲,标志性的事件有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南海建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美方标志性事件是特朗普正式对中国进行贸易战和科技战以及拜登的战略围堵。这一切都标志着以“不斗争”换取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时代结束。但是由于政策惯性以及对美国的判断需要时间,这一阶段中国除了贸易战进行反击外,在其他领域仍然保持克制,没有进行对等反击。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就是以外交部为代表的舆论战开始升级。虽然不具实际意义,但象征意义很大。其他一些外交制裁手段,也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第三个时期是中共二十大及全国两会之后。

  二十大及全国两会之后,中国走出疫情,新一届政府履新。这使得中国可以全力以赴应对美国的挑战。从目前看,主要特点是不正面冲突,而是以间接的方式作出反制。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斡旋沙特、伊朗冲突,和拉美国家洪都拉斯建交,和拉美国家巴西重新恢复良好合作关系──巴西也公开反对美国的俄乌政策,以及法国等欧洲国家元首相继访问中国,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访华后发出不做美国附庸、欧洲不应卷入台海冲突的重磅言论。这四个领域都有一个共性,都是美国传统势力范围或者主导的区域。中国在这一区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意味着美国影响力的下降,幷会在全球产生示范效应。

  当然美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同一时期布林肯访问我们的邻国越南,幷投资15亿美元建新大使馆。美国由于国内政治的原因,很难对外进行援助。2022年美国和东盟十个国家举行峰会,仅只拿出1.5亿美元就是如此。所以对越南就以建大使馆的名义曲线进行援助。

  第二,借助俄乌冲突开始加速消解美元霸权。<nextpage>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特别是金融制裁,导致很多国家对美元不信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出现使用本币结算的计划与行动,这对美元的霸主地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美国财长耶伦4月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承认用美元做武器对美国伤害很大,会动摇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显然,美元地位的削弱自然会动摇其霸主地位。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多国宣布使用人民币结算或放弃使用美元。今年3月人民币首次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货币。

  第三,中国开始对美国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制。

  这突出体现在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进行的制裁。美光的芯片国内外都有替代,它也曾是美国芯片法案的推手之一,现在也正在亏损: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期相比衰退53%,亏损23.1亿美元,毛利率为负20%。这一消息立即导致美光股票大跌9%。中国出手可谓时机和对象绝佳。此外美国的高通、博通和英特尔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大。中国选择美光,释放信号的意味浓厚。也令其他公司不得不考虑美国对华芯片政策的代价。

  第四,中国开始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比如今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式现代与世界”蓝厅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了贺电。大国要想在全球博弈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博弈获得优势,必须要有一个能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美国和欧洲是民主、人权,前苏联是共产主义。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虽然还谈不上是新的意识形态,但它要提供一个和欧美不同的发展模式还是很明确的。中国能提供一个替代品,其效果自然是会削弱美欧模式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不仅在国内有助于消除欧美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外也是在争夺话语权。

  中美这种竞争模式的影响在于,一是有助于解决全球存在的问题;二是避免中美直接对抗。<nextpage>

  李强总理在布林肯访华之际出访法德,也是中美战略博弈新阶段的一环,它体现了中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略思路。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美关系已经摊牌,中国只能直面斗争。另一方面是中国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去善于斗争。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