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镜头:凉州攻鼓子积极作为促非遗传承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09:05:39


凉州攻鼓子表演(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金昌7月19日电(记者 海涵)7月18日上午,在甘肃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团一行被“凉州攻鼓子”表演深深吸引。只见二十多位身穿古代武士行头的表演者,舞步和谐稳健,动作乾净利落,神态热情洋溢,阵法奇妙多变,一整套表演令记者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镇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史书记载:环行急蹴舞攻鼓。这便是攻鼓子的起源。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传统舞蹈类项目。据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对非遗文化十分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文化中,打造好乡村振兴。凉州攻鼓子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凉州攻鼓子由一些普通民众兼职表演,每年会组织四至五次培训,常常向来访的各地游客进行演出。凉州攻鼓子现在还进入了学校,武威职业学院就有五百多名学生在学习这项非遗文化。目前对于凉州攻鼓子的推广和教学工作正在持续进行。

  台湾观察杂志社采访主任陈淑英平时的工作内容就是跑文化线的采访,她对于凉州攻鼓子的表演印象很深。陈淑英说,凉州攻鼓子的表演者都不是专职演员,而是兼职的群众,尽管如此,整个表演看起来依旧非常精彩、非常有序。此外,据介绍,凉州攻鼓子已经主动走入了大学进行推广。在普通民众和学生间推广非遗文化,这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姿态和作为。

  “凉州攻鼓子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名的艺术表演,能传承发展到这样的程度非常令人感动。由此,我联想到台湾的京剧昆曲等中华传统艺术在这方面的推广比较少,这是很可惜的。”陈淑英说,后续她会做一个专题报导将相关经验介绍到台湾,相信会对台湾京剧、昆曲等文化的传承有一定启发。

  陈淑英说,之前在一些影片或纪录片中有看到过甘肃,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比预想的更加精彩、更加丰富,“来实地走走会更加有更加深入的瞭解、也会有更多感受。”

  “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由国台办新闻局与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共同举办。从7月16日至24日,两岸及香港23家媒体的43名记者会深入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地采访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