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外学者共研:国际秩序演变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9-13 00:26:32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中评社 海涵摄)
 
  巴西驻华大使高望(Marcos Galvão)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未来还会有很多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处理的问题。巴西将于2024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这或能成为一个好的开始。世界各国及国际金融机构应善用G20平台夯实合作,在制定政策时进行多方磋商,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结果。同时,各国还需加强可持续发展对话,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支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G20若要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是重中之重。国际社会需要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驻日本大使(2010-2019)程永华指出,近几十年来,亚洲坚持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正道坦途,但也面临冷战残余,安全机制缺失,部分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制造地区分裂对抗等因素的困扰。应看到,亚洲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共荣共生,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一国的繁荣不能以损害别国利益为前提,而“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恰恰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提供了根本遵循。亚洲各国应抵制霸权思维、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统一共识,加强团结,以更高水平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抵制冲突、对抗、遏制、脱钩,共同实现本地区长久和平稳定,携手推动本地区持久发展繁荣。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Moin ul Haque)指出,当前世界面临政治局势紧张、多边主义遭受挑战、霸权主义滋生的复杂局面,以及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粮食安全、人工智能风险等多重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世界各国应通过对话,携手解决分歧冲突;支持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体系,重建互信机制;提升全球治理的包容度、透明度和有效性,以应对复杂的跨国挑战;摒弃保护主义,促进全球主义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扩大跨文化交流,弥合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可谓恰逢其时。世界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国际变局中找到方向。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2013-2019)李瑞宇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加强合作意义重大,这不仅将造福中欧人民,还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欧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求同存异,视对方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当前一些人鼓吹“脱钩”“去风险”,强调“制度性对手”,构筑“小院高墙”,是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的典型表现,不仅违背历史潮流,还会损害中欧长远利益。未来,中欧应相向而行,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方式,构建更稳固的合作基础。同时,中欧还应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应对全球问题、加强全球治理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世界和平合作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表示,过去二十年,发展中国家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国际经济重心正不可阻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加强彼此合作是国际变局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应允许发展中国家基于其历史、文化和文明道路,寻求本国发展空间;推进多边主义和全球和平,通过双赢合作推动所有国家的包容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降低气候变化和新灾害造成的影响,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指出,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东盟与中国关系及合作应走在时代前列。为此,东盟与中国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继续加强战略对话及互信,东盟和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二是继续深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经贸合作始终是东盟—中国关系的“压舱石”,促进经济复苏仍是地区国家的首要任务;三是继续追求创新驱动增长,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技术、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是东盟同中国开展高质量合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四是继续凝聚民心,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国家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支撑。“分则败,合则胜”,东盟和中国在谋求共同发展繁荣的征途上要始终牢记这一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