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王卫星为《台海情缘》作序:催人泪下的悲歌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9:02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创院院长、著名台湾问题研究学者徐博东著作《台海情缘——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日前出版并于昨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为该书作序,题为《一曲催人泪下的悲歌》,以下是序言全文:

  我与博东教授相识已近三十载,其祖籍广东梅州蕉岭县,但他的家族命运却因时局动荡而与宝岛台湾息息相关。因多年相交,我一直知道博东教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曾料想他的家庭必定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家庭。但当他的新书书稿《台海情缘——我家两代人的悲欢离合》送到我手上,迫不及待地连夜拜读之后,仍让我感到震惊、感慨和深思,一时间感情的潮水排山倒海而来。读毕掩卷,书中人物的经历所引发的对我心灵的绞杀与灵魂的震荡,让我潸然泪下,一连数日压抑着的情绪都无法平息,以至于当我在金门与厦门海域乘坐游轮时,面对茫茫大海,心中还感受着当年博东教授的三个弟弟当兵后,同一时间各自在对岸这两个岛屿上的那种“守望”与“煎熬”,回味着他们一家两代人的坚守,心情像眼前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家庭的悲怆,一个民族的悲壮写照,同时又凝聚折射了无数先辈们对信仰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守望!

  书中所写的,正是博东教授的家族史——徐父徐森源出生于蕉岭,青年时代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统一,接受组织安排,赴台从事极其危险的地下工作,一度官至国民党台中县党部书记长(主委)。后虽侥幸逃脱国民党特务的追杀,但仍在香港、内地为对台工作继续努力奋斗,付出了毕生精力。在那“文革”特殊的年代,亦受了不小的委屈,直至辞世,始终与妻儿无缘团聚;徐母潘佩卿随夫赴台,后因形势所迫滞留台湾,含辛茹苦,独自抚养三个幼子长大成人,一道浅浅的海峡,却无法逾越,让她隔海相思,苦苦煎熬了57年,直到2006年过世后才魂归蕉岭故乡,与她日思夜梦的夫君灵骨合葬在一起;博东教授的三个弟弟生于台湾,自幼失去父爱,与寡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始终与父亲无缘相见;博东教授则在大陆出生、成长,自幼失去母爱,历经磨难与奋斗,子承父志,终成台湾问题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学术大家、有重要影响的智囊……仅这只言片语的简介,相信就已经足够引起读者探究这个特殊家庭的兴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