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两会专访:周厚立谈香港须有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21-03-05 00:15:02


 
  因此,香港要落实这几项新要求,应该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目前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已先后就“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建议。香港须与广东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与深圳推进港深合作迈向新台阶,携手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深化贸易投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共同抓住“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契机。

  第二,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法律、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差异较大,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受到限制。香港推动高质量大湾区建设,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两地生产要素的流动,为更高水平的大湾区合作创设条件,带动香港的发展与国家规划对接。

  第三,香港需积极调整自身,包括在未来五年的施政报告和政策计划的安排上,更加紧密地融入“十四五”规划之中,引导香港的经济角色更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香港要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培养市民“香港与祖国命运与共”的观念。对此,特区政府需大力宣传国家的“十四五”规划,让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规划对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推动香港社会确立与“一国两制”制度相适应的规划意识,积极承担对国家“五年规划”的责任义务。

  中评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您认为香港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应如何把握这些新机遇?

  周厚立:从国家的经济表现看,“双循环”对香港的机遇潜力巨大。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世界各国内外贸需求大幅下降,内地却成为全球经济恢复最快、最好的地区,经济走势呈现“V型”反弹。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一直以来都是随着国家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作出调整和适应,并从中得到巨大的发展机遇。“双循环”能够有力支撑香港的经贸和投资环境,对香港发展的新机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受阻。在这个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国家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内循环”变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国家也更加需要扩大开放层面。“双循环”将密切带动香港内外需求,激活香港经济。

  第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投资和营商环境是全球最具竞争力、最开放、最国际化的地区之一。在“外循环”中,香港连系内地和国际的桥梁角色只会更加吃重,可以在协助外资进入中国、让中国制造业与全球供应链对接等方面大显身手,引入更多商机。

  第三,疫情冲击带来国际产业供应链的调整,国家与欧盟发达经济体、亚非拉新兴经济体合作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作用越益凸显。香港透过“外循环”与东盟、欧盟等的合作,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争取成为全球资源整合者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供给者,对冲各种负面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