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黄均瑜语中评:爱国者治港是关键政治原则
http://www.CRNTT.com   2021-03-09 00:20:45


 
  爱国教育需从教师入手

  在修例风波中,香港的教育和青年问题凸显。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黄均瑜对这两个问题显然非常关注。他指出,香港教育出现了三个问题。第一是课程的问题,集中表现于通识科。通识科目前过于政治化,甚至影响到其他的科目和年级,造成学校内“泛通识化”的现象。虽然特区政府已经着手改进通识科,但受到“泛通识化”影响的其他科目也应该做一些清理和改革。

  第二是考试的问题。去年文凭试历史科有关日本侵华的试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有人通过命题试卷夹带私货,把自己的政治观点通过考试影响考生。考试其实是一根指挥棒。老师会根据往年的试题去备课和教授,如果试题把关不严,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很大。通识科本身已经有问题,再加上考试更有问题,两个因素迭加导致学生出现“政治早熟”,过早地参与政治运动。

  第三是教师的问题。香港六万多名老师,绝大部分是专业的,有问题的只是极少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香港的教师有很多局限,譬如与内地的接触不多,对国家最新的发展态势不瞭解等,因此对抹黑国家的谣言不能及时分辨。另外,香港的学校超过60%由宗教机构办校,有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教、天主教的老师也超过了一半。这些教师对内地的宗教政策瞭解不够,导致对国家存在偏见。

  “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老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没有认同感的老师培养不出对国家有认同感的学生。”黄均瑜总结道。

  有鉴于此,黄均瑜带着数项有关香港教育的建议上了两会。学生方面,他建议打破香港与内地学生双向交流的障碍。目前,两地学生的交流有来无往,香港学生去内地交流比较容易,内地学生去香港交流却比较困难,这不利于两地学生充分、深入地交流。

  教师方面,黄均瑜建议动员香港每一所学校的老师都去内地参观、考察、交流,感受祖国新的发展面貌,学习最新的国情。此外,他建议香港的老师在内地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时,享受与内地老师同等的优惠和福利。

  另一方面,黄均瑜建议在香港的高校中推广国家安全教育。《香港国安法》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通过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目前,特区政府已就此对中小学发出指引,但大学中的国安教育仍未有动静,这急需重视与落实。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