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郭浩景:爱国者治港确立后的青年及社区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1-04-29 00:26:40


新民党社区发展主任、“就是敢言”财务长郭浩景(中评社 沈而忱摄)
 

  郭浩景认为,以上两个研究报告的结果都意味着香港青年人抗拒国家,很大可能是跟他们对国家发展认知以外的因素所导致。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是港人对国家政权的不瞭解。无可否认西方国家的政制透明度相对较高,亦相对与香港本地的政制较为近似;反之,中国的政制却往往给香港市民较神秘的感觉。再且,国家长期被外国势力抺黑,导致不少港人对中国政府抱有误解。因此,香港需要有系统地教导市民,特别是新一代中国内地的政制,并且要客观地与其他国家的制度比较,并分析多国制度的利与弊。地区工作者亦可以透过社交平台及视频多些跟市民分享,令港人对国家政制有更广泛的认知。

  第二,让青年人觉得自己是国家一份子。曾经营运非牟利青年组织的郭浩景分享经验道,当时替组织办事的全部都是非受薪义工,如果想义工们为这个组织拼搏,与组织共同进退,基本条件是令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组织的一份子,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跟组织有何关系,赋予每一位成员责任以及发挥个人专长的空间,尽展所长。

  郭浩景指出,把一个社会营运好同样需要具备以上的条件。在2019年的黑暴运动种,为什么对方能够鼓动大多数青年人自发性参与?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一套相对较完整的论述。青年人受这些论述误导误以为自己在抗争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并透过上街去实践他们共同的目标。相比之下,我方一直以来在建立本地青年人跟国家连系的思想工作着实未够。举个例子,国家每五年订下的“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究竟有多少青年人大概知道当中的内容?当中有什么需要香港去配合?作为青年人又可以如何参与?他认为特区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及有策略性地去回应国家的规划,并利用不同软性方式多向市民着墨宣传。社区人士则可在宣传上作出配合,向区内市民解释并收集意见。

  第三,改善青年人与政府关系建立心理层面的共振效应。在香港反对派支持者的眼中,中港两地政府都是同一伙的,所以香港部份市民对中国政府的观感或多或少与本地政府的民望挂钩。本地青年人普遍认为香港政府官员高高在上,对实际民情并不理解,推出的政策十分“离地”,令青年人难以信服。虽然政府不时有与青年组织会面听取意见,也曾经举行“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吸纳35岁以下青年人加入谘询架构,但参与者多是以有建制派背景的青年精英为主,造成观感上政府侧重于有特殊背景及身份的人士,导致此举未能有效地调和政府与对立青年人的矛盾。

  郭浩景建议,特区政府应在每个社区成立为青年人而设,并由他们主导的谘询性平台。这些平台可以在线上或线下运作。让青年人就当区民生问题或政府政策作出讨论及收集意见。汲取意见后,这些平台的代表可被安排在分区委员会或区议会会议上报告,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回应。此举不但可以借助青年人的力量改善民生,还可以拉近政府及青年人之间的距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