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龙子明答中评:港府应提升港漂归属感
http://www.CRNTT.com   2021-05-19 00:21:57


 
  香港如何才能在“抢人大战”中不落下风?龙子明认为,特区政府需要提升港漂人才对香港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本地社会应改变歧视新移民和“港漂”的心态,从历史来看,香港其实是一个移民城市,而且是一个专门吸纳内地移民的城市,750万香港人中,新界原居民人数约为70万,余下的600万人,即人口总数的近八成半皆为内地移民或其后裔。近几年香港社会歧视新移民及内地居民的情况日益严重,部分人将政府政策失当的责任归咎在新移民身上,更有政治团体公开煽动仇视新移民及内地居民,有些新移民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受歧视,有些则因而恐惧在公众场合透露自己是新移民,妨碍社交及融入社会。这种情况令港漂及新移民感到不被尊重和接纳,降低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影响了他们融入香港社会的主动性。长远而言,新一代的新移民儿童,将会是香港社会的栋梁,若歧视情况不断加深,使他们缺乏对香港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实在不利香港的长远发展。

  其次,应把内地新来港人士纳入法律保障范围。香港政府在2008年制定了《种族歧视条例》,目的是为了保障不同种族人士免被歧视、骚扰及中伤。但政府以大家同是汉族并同属中国籍为理由,不将新移民归纳为独立的族群及纳入受保障的范围。欠缺法律保障制度,变相助长了部分港人歧视新移民,新移民在遭受歧视时,亦缺乏合理的方法去保护自己的权益。结果两地矛盾日深,以责骂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冲突的情况愈来愈多。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在2005年就香港特区政府提交的报告作所出的审议结论中,强烈批评香港特区政府漠视内地新来港人士在法律上和事实上普遍受到歧视的问题,并敦促特区政府把内地新来港人士纳入法例的保障范围。

  此外,特区政府应该完善内地人才来港读书和工作的政策,进一步扭转香港社会的泛政治化现象。

  高端人才方面,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国际化的城市,要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人才中心。中美摩擦之后,不少华裔甚至亚裔的科学家不愿意留在美国生活;而香港的国际化生活环境及低税率优势,对高端人才具一定吸引力。为吸引一些国际顶尖科学家来港,香港应推出更优惠的吸纳人才政策,吸引杰出科研人才在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相信这批优秀人才不单能够为香港的创科发展作贡献,也能为整个大湾区带来先进科学和研究力量。

  有感于港漂的去留问题,从事青年工作逾35年的龙子明发起筹建“粤港青年汇”青年交流平台。他指出,每年约有八千名广东青年来港求学。现时,香港已有很多不同机构专为在港内地生提供支援,如“港漂圈”和“高校联”等。但这些机构当中的共通点是往往只有内地学生参加,未能提供与香港青年交流的机会。有见及此,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现正研究打造一个有别于上述组织,专为粤籍留学生而设的交流平台,除了提供一般咨询服务外,最重要是提供广东与香港青年交流的机会,让两地青年通过互相认识了解、深入交流沟通建立友谊,从而有助广东青年融入社会,共同建设香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