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港府称“会密切监察不同地区的疫情,考虑当地疫情、疫苗接种率、实际输入个案情况、本港社会经济相关等因素,视情况调整入境要求”显得尤为短视,似乎无甚整体规划,被动地因应疫情而改变政策。朝令夕改亦会让人感到混乱。笔者认为,病毒变种快,传播力度越来越大,且本港疫苗接种率不高,港府应牢牢守住边境,谋定而后动,而不是看海外疫情一有好转迹象,便急忙调整风险等级,放宽入境政策,因小失大。
对标新加坡 港需取长补短修炼内功
纵观世界抗疫手法,无非是中国式铁腕“清零”、“与病毒共存”的群体免疫以及部分最不发达国家的“躺平”。目前看来,香港夹在其中,两边不靠。有“清零”的想法,却没有“清零”的决心和手段;想在短期内尽快恢复经济,也不见哪一位官员敢提出“与病毒共存”。
近在咫尺的内地已经为香港做出成功的抗疫示范,而一直被香港认为是对标的新加坡将走上另一条抗疫路线。由贸工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卫生部部长联合领导的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日前发表文章称,控制疫情的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生活,而不是为了彻底消灭病毒,新冠将成为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大家必须接受“与冠病共处,如常生活”,迈向“新常态”(a new normal)。接下来新加坡将扩大疫苗接种,建立强大的病毒筛检监测系统,在边境和社区进行定期、持续的筛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放经济、社会活动及旅游。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新加坡拥有香港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强势政府、超过七成的疫苗接种率等;香港也具有新加坡不具备的优势,例如背靠疫中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中国内地,可以参与中国的“内循环”等。香港如今要做的,是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和“练好内功”,不要追求一触就破的“旅行气泡”,也不要急于放松边境管制,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内地和新加坡的抗疫长处,加强密接人士的追踪和排查、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完善病毒检测机制,争取早日与内地通关,这才是拯救经济的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