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中国传统地区产业发展路径多遵循土地融资、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债务偿还的循环模式。但由于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调控以及“条块分割”等原因,园区普遍存在过于分散、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和机构相对不足、园区内的企业缺乏功能上的产业联系和专业分工等问题。
经济日报发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贺培育文章介绍,具体而言,一是产业与城市发展不平衡。由于缺少城市资源的支撑致使部分产业园区出现空心化现象,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在空间上大都处于分离状态。
二是生产制造与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传统园区主要是生产制造企业的集中,其与制造业相匹配的金融、技术、物流、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带动园区价值链的延伸与拓展,也难以完成产业生态圈的转型。
三是园区的组织结构和生态系统优势发挥不充分。许多园区内缺乏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联系以及在诚信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联系网络,普遍呈现出企业集聚的空间状态,尚未形成基于互联网意义上的淡化地理区域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不足,集聚效应受到削弱。
四是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不明确,特色化、专业化不突出,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产业园区对于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和内涵模糊,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与企业产业基础结合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打造的区域品牌尚未真正形成价值。
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
文章提出,推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倾力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产城融合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了产城融合的任务与原则,并设立了一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2019产城融合高峰论坛召开,在“产业地产”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空间”的概念,以真正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利用。
产业园区的发展应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根据要素进行产业对象整合和产业布局。导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消费链和高新技术,促进园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协调,解决园区空心化、重复化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镇化发展,塑造城市产业价值。同时,产业园区的规划应与区域一体化、扁平化和去中心化趋势相适应,实现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合作,实现区际创新要素共享和获取互补性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经济活力的发挥。特别是根据地域特点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层次合理的产业园区,比如枢纽型城市、产业功能城市、旅游功能城市、特色小镇和街区等形态,促进各产业功能区及园区高质量、品牌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