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电/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一年来,北斗三号系统在系统建设、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哪些突破?2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等介绍了有关情况。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斗三号系统进入收官决胜阶段
2019年,通过实施7箭10星高密度发射,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号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
“北斗三号系统完全是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可控,是响当当的中国创造产品。”冉承其介绍,2009年,我国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颗卫星发射升空;2018年11月19日,建成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并于年底提供全球服务。
一年来,我国通过提升系统智能运维能力,确保北斗三号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服务精度、可用性、连续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实测均优于5米。与此同时,初步形成星基增强、精密定位、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能力,已提供地基增强完全服务能力,构成了集多种服务能力于一体的北斗特色应用服务体系。
据介绍,今年12月16日,北斗三号系统完成了由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核心星座的部署。“让我们在去年提供全球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可靠,精度更高、性能更好。”冉承其说。
按照计划,2020年6月前,我国将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应用规模再上新台阶 有望持续高速发展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各行各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斗产业,‘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北斗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台阶。”冉承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