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潘兆民:美国撤军阿富汗两面向剑指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1-08-20 00:37:58


 
  潘兆民指出,美国本来想透过介入阿富汗去牵制中国、俄罗斯,结果发现,阿富汗原来是个坑,本来预期能够有扩散效应,壮大美国的利益,结果反而是限制了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造成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停滞。

  所以很多人说,这次美军从阿富汗撤离,正形同于当时自越战撤军,也是美国发现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撒手离开。所以从美国的核心利益来看,美国当然不是失误,这个决策更是经过推敲算计的结果。

  潘兆民认为,要论美方的失误之处,或许是美国的情报网络跟撤军行动有某种程度的落差,美国防部也承认,原本预计阿富汗政府军可撑几个月,结果短短11天阿富汗官方就兵败如山倒,被塔利班组织接管,状况失控,让美军灰头土脸。

  美军本来打算安稳的撤离,没想到阿富汗总统甘尼(Ashraf Ghani)无预警带着财产逃亡,本来应是等到美军撤退以后,才会进行和平政权转移,没想到还没有撤退,塔利班就全面攻占,阿富汗总统流亡,美国大使馆官员赶忙撤离,破坏了拜登政府当初所设定的步骤。所以美国在这场行动失误,应该就在于情报网络的情搜误判,但整体而言,都跟美国政府所设定方向没有偏离太多。

  潘兆民说,美国撤军阿富汗不只符合本身利益,当中也暗藏抗中策略。他指出,美国势力离开阿富汗,以当前的国际秩序情势来看,“美退、中进”是常态,已经在不少多边制度、国际组织中可以见到如此现象。

  也就是说,当美国撤出阿富汗的时候,就是其他强权进入的时候,可以发现欧美许多大使馆纷纷撤离阿富汗之际,俄罗斯大使馆却没有撤离,甚至在美国撤军之前,塔利班的高层去中国拜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意思很明显的透露出来,阿富汗没有美国把持,中、俄有机可乘。

  潘兆民表示,美国也明白此道理,所以美国除了为自我核心利益打算,其实也在对中国设局,试图将中国推入阿富汗这个“坑”,展现出中美角力的面向。这一场战争背后的大国角力,对中国、美国而言,彼此都在暗自较劲。

  阿富汗因为在巴基斯坦、伊朗周边,地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美国之前就是把它当作制衡中、俄,甚至是掌握中东政局的跳板,但未料,阿富汗动荡的情势却成为了“大国坟场”。潘兆民说,不论是前苏联或者现在的美国,都在当地经营许久,成效却都不如预期,反而灰头土脸。

  所以美国也在盘算,当美国退出,中国势必会适时进入,以便扩张中国经济范围的影响力,甚至是政治军事的影响力。但中国也明白个中玄机,在有诸多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北京当然知道,不能贸然陷入到阿富汗的内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