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德国借访华对美国说不!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10:52:23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网评:德国借访华对美国说不!

  来源:大公报 作者:宋鲁郑

  早在中共二十大还在举行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宣布将于11月初率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领导人,也是二十大之后第一位来访的西方领导人。

  德国对中国如此重视,当然是两国关系的写照。自2016年以来,中国便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两国外贸总量达到约2450亿欧元,这相当于德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10%。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占德国全部进口的12.4%。大约有50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有业务。

  摆脱美国操控的关键一举

  由于二战历史原因,德国幷不是正常国家,之所以能立足世界完全是靠经济,其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就是战略级别的。考虑到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两个国家的相逢,自然具有世界性的效应。因此,朔尔茨的中国之行绝非中德两国之间这么简单。

  德国总理访华之际,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八个多月。由于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高达40%,所以成为这场冲突最主要的受害者。一向依赖出口的德国竟然出现了贸易逆差,经济增长环比几乎为零:0.1%。与此同时,物价则飞涨到40年新高。德国各界无不担心这场危机会动摇德国的基础。<nextpage>

  更重要的是,德国经济结构和其他西方国家不同,它没有搞去工业化,制造业的比重一直很高。这就使得德国经济对电力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俄乌冲突使得德国无法对制造业提供可以接受的电力供应,严重威胁到德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在俄乌冲突持久化的预期下,化解危机的唯一之道只能是企业外移。放眼全球,中国只能是唯一可选之地。

  但与此同时,美国一边对欧洲进行道德绑架,使其承担了经济制裁和难民的巨大成本,但另一方面却又以高于其他供应商四倍的价格向欧盟提供能源,完全是火中取栗。尽管法国和德国强烈表示不满,但已经没有其他选项的欧洲除了吞下苦果,别无他法。

  无论是谁都已经很清楚,美国不过是借俄乌冲突削弱俄欧两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早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就反对有利于俄欧的北溪二号输气管道。一直到特朗普、拜登都是如此,但当时的总理默克尔能顶住压力,全力推进。可以说,表面上美国在遏制中俄,但实际上欧洲也是美国的目标。

  现在的德国和欧洲,一方面失去了俄罗斯,另一方面又面对美国的趁火打劫,唯一能寄希望于摆脱困境的就只有中国了。

  所以在朔尔茨访华前,做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一是明确声明反对和中国脱钩,认为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其剑指美国唱反调的意味深厚。二是不顾联合执政的绿党强烈反对,支持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朔尔茨曾担任过汉堡近8年的市长,深知中远入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要借此证明他反对和中国脱钩的立场。

  很明显,朔尔茨访问中国,除了维持和强化双方传统的经济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向美国发出强烈的信号:我们还有“中国牌”可打,美国对欧洲必须改变。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大国都是从更宏大长远的视野来看待双方关系的。从德国的角度,主要有三点考虑:<nextpage>

  第一,俄乌冲突进一步推动了东升西降历史大趋势。这场冲突把中国之外的所有大国都卷进来,形成俄欧美规模惊人的消耗战。中国则继续秉持加速发展不动摇。面对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国的中国,德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国家利益。

  朔尔茨的前任默克尔2005年出任德国总理时,中国的GDP为2.29万亿美元,落后于德国的2.85万亿美元。等到2021年默克尔离任时,中国的GDP上升到17.7万亿美元,德国则为4.23万亿美元。短短16年,德国从领先中国到仅为中国的23.9%。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双方的实力对比将会越来越悬殊。到那时,德国还有多少筹码都未可知。所以德国必须抓住当下,和中国谋未来。

  既有现实考量 也有未来谋划

  第二,两年后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由于民众普遍对拜登不满,更有75%的美国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发展方向上,因此特朗普若再次参选胜选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特朗普在其任期内,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大搞经济民族主义,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害。当时,欧洲理事会前任主席图斯克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有美国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欧洲为此选择和中国联手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现在特朗普要重返白宫,欧洲也必须未雨绸缪,特别是德国贸易立国,更需要中国。

  第三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历史上十分复杂。它两次扮演“救世主”,帮助欧洲各国击败拿破仑和希特勒,但也一直和欧洲存在地缘政治张力。21世纪前十年,俄罗斯还被西方邀请加入G7,但转眼双方就在乌克兰全面对抗。

  但不管怎样讲,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俄乌冲突总有结束的一天,欧洲仍然需要和俄罗斯共存。中国由于实力和立场,现在已经成为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最重要的平衡力量。德国和欧洲要想处理好战后与俄罗斯的关系,自然是离不开中国。<nextpage>

  所以德国总理此次访华,既有现实考量,也有未来谋划。至于中国,自然乐于和德国以及欧洲联手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