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信文:半导体产业“去台化”趋势非常明显
http://www.CRNTT.com   2022-12-17 00:53:15


 

  他说,当然台积电高层强调包括最先进的制程、最纯熟的产业生态圈、供应链都在台湾,整个台湾晶圆制造的产业聚落优势难以被国际所追赶。可是大家都知道,产业技术没有永远的佼佼者,尤其当拥有顶尖科技的欧美反过头来重视起半导体制造这一块,无人能够担保长期下来,台积电的技术能不被追赶过去。

  王信文提到,观察台积电赴美投资的策略,可以感受到第一阶段相对保守,先投了120亿美元,预计在两年后2024年开始量产4奈米制程晶片,希望能先站稳发展脚步,同一时间,美国本地的Intel则强调,在那个时候他们推出来的晶片等级能够比台积电更好,显然,台积电赴美已让本地厂商有所忌惮。

  他指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第二阶段,将于2026年起生产高阶制程的3奈米晶片,这样的规划来看,代表台积电希望第一阶段站稳脚步后,第二阶段加强生产等级,这样的规模台积电所配合的几百家上中下游厂商,肯定是要一同赴美,所以长久来看,美国肯定能因为台积电而在本地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王信文说,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从美国角度来看,是为了促成美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看重的是台积电的扩散效应、产业聚落、生态圈复制到美国,但对于台积电在美生产能否获利、能否长期经营,美国未必在乎。

  所以,王信文认为,台积电赴美投资所谓“技术外流”的疑虑甚至并非首要风险,台积电要在美国站稳脚步与本地业者竞争、获利,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才供应,才有办法支撑美厂取得媲美台厂的良率与产能,以维持营收水准。台湾的晶圆代工之所以强势,就是因为有很多优秀人才投进去,并愿意配合台积电的企业文化,高工时、轮班制,才能够让学习曲线可以很快的上来,精进良率与制程,最终使产能上升。

  但是,他说,众所周知,一旦到美国设厂,找来的员工不可能都是台湾人,美籍员工能否配合台积电的企业文化?有待商榷。加上美国人力成本远高于台湾,甚至在劳工福利、休假制度、薪资水平等都更为严苛,势必连带影响美厂的产能、良率、产品定价,这些问题都会拖累台积电美厂的竞争力。更长远而言,人才毕竟是流动的,所谓技术外流、Know/How的扩散效应,基本上也难以防范。

  王信文认为,台积电赴美设厂所面临的挑战重重,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出手替私人企业维系,尤其台积电又不是美国本地企业,美国只要透过台积电获取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其目的就算达成,台积电要长久在美支撑,或需要有更长久且完整的发展蓝图,才能够克服挑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