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解读中美马耳他会谈 蔡东杰:延缓对抗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23-09-22 00:54:27


 

  蔡东杰提到,只是对抗并不是恒定的,对抗关系随着时间演进,如果不能解决,就会进一步到达冲突,若以当前趋势发展下去,中美的对抗关系可预期是会逐渐激化,理论上没有和缓的空间。可是避免冲突甚至是战争爆发,仍是大国的理性选择,所以两强会设法将对抗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双方努力将对抗限制在能够制度性解决的途径之内。这就是马耳他会谈的重点。

  他解释,中美深知,如果出现不可容忍的对抗,那就是“终将一战”的问题,可是现在坦白讲,双方都仍在积极延缓那一天的到来,确实,中美的对抗关系正处在临界点,也存在跨过临界点、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所以从某角度来看,中美高层为了阻止这个临界点来临,正在进行理性选择。对国家来说,放任对抗蔓延绝非理性之举,虽然双边皆认知关系逐渐失控难以修补,可是对国家来说,在理性范围之内,都希望能够避免冲突发生。

  蔡东杰说,这也是之所以美国总统拜登不断提出“安全护栏”的概念,目的就是要避免美中的对抗跨过临界点,对美国来说,现在需要设法与中国建立某些制度性的护栏,一定程度的降低对抗比例。

  他指出,美国一方面是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也是顺应国际压力,坦白说,中美对抗不是只有在亚洲,而是全世界都会受波及,欧洲不愿卷入美中对抗,反对美国主张与中国脱勾的宣示,欧洲认为脱勾容易带来战争风险,因此积极倡议去风险。其实美国主张脱勾就是因应中美之间的对抗关系,美国不能排除“终须一战”的可能,自然得做好脱勾准备,只是在过程中,仍要避免在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前爆发冲突。

  因此,蔡东杰说,美国透过与中国对话去掉“脱勾可能过早进入战争状态”的风险,从大结构来看,美国与中国的对抗没有逆转可能,长期而言,中美之间只会持续朝深化对抗而去,现在所有的沟通、对话都只是延缓之计,而不是逆转之举。

  蔡东杰认为,中美之间不会因为有更多的对话或沟通就不对抗了,只是速度变慢一点而已,毕竟这是理性选择,双方深知对抗有一天会变成冲突,但目前对双方来说,从客观环境研判,都还没有做好正式开战的准备,所以无论如何要帮自己争取到万全把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