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屿灯塔最早于1778年兴建,是全台最古老灯塔之一。(中评社 蒋继平摄) |
中评社澎湖8月17日电(记者 蒋继平)西屿灯塔(渔翁岛灯塔)位于澎湖县西屿乡的西南端,1778年(清乾隆43年)兴建于西屿的外埯高地上,西屿过去也称渔翁岛,因1915年灯塔、办公室、房舍全部漆成白色,在蔚蓝的大海与绿色草原间,既醒目又耀眼,1992年起开放给民众参观,因是澎湖群岛本岛环岛公路县道203的最末端,对游客来说也是一项环岛指标。从灯塔园区俯视海景,著名的“西屿急流”也在此。
根据官网介绍,灯塔座落于西屿西南端的高地上,属西屿乡外埯村,始建于1778年,最初为七级石塔,名为“西屿塔灯”,至1875年改建为西洋式构造,命名为“渔翁岛灯塔”,如今所见。近年登录为古迹时,顺应乡民建议,正名为“西屿灯塔”。西屿位于澎湖本岛之西,大陆闽浙沿海先民航行途经澎湖即以“西屿头”为航程辨识的指标,先民自古以来即称为“西屿”。而葡萄牙人首先以葡萄文“渔翁岛”标示于航海图上,渔翁岛即为西屿,差别在此。
灯塔立于花岗岩台基上,底部直径约2.5公尺,塔身向上微微内收,塔顶与塔身高度的比例约为1:2。塔内有螺旋铁板楼梯,上层为圆拱型铸铁灯罩及风标。塔身外侧离地面6.3公尺高的地方,则有铁管栏杆围成的铸铁工作平台,塔高11公尺,灯高60.7公尺。灯塔旁的洋楼是以石块砌筑,内分上下两层,百叶窗为法式造型,浓厚的欧式建筑风格。渔翁岛灯塔设有雾笛、三座清朝中叶所设的铁铸雾炮,并留存早期使用的石葫芦烟墩。
澎湖有6大急流“一硗、二吼、三西流、四鹅豆、五潭门、六东吉”其中的“西流”就位于外埯“西屿灯塔”下的南方海域。每到临近乾潮、开始潮前40分钟(俗称返流),海面即出现整排月眉涌浪,长约100~200公尺,持续4到5小时,直到满潮前2小时左右才停止,每逢秋季大潮时更是蔚为奇观,是为著名的“西屿急流”。
西屿灯塔在西屿乡的最西南角,距离马公市车程约50分钟,是澎湖群岛环岛公路县道203的最末端。由于灯塔附近有军事管制区,须停车后步行入内参观,园区有雾炮游戏体验,也可隔海眺望马公市、桶盘屿、虎井屿等。免费入园参观,不过灯塔上月起整修至隔年5月,较为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