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5日电/不久前,北约宣布其战役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正式具备初始运行能力,标志着北约新一轮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已全面步入纵深阶段。这是冷战后北约第4次指挥体制重塑,折射出北约对其自身安全环境的新考量和军事手段运用的新设计,也势必对本就紧张的国际局势产生一系列冲击和影响。
扩充各层级联合指挥机构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对其指挥体制先后进行了3次大幅调整,不仅将各级司令部数量由冷战结束时的33个逐步精简为7个,指挥机构人员由2.2万余人大幅裁减为7000余人,而且还取消了基于地域划分的多层级体制,确立了以职能任务为主的“战略—战役—战术”三级指挥体制。
但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给北约指挥体制持续“瘦身”的趋势踩下刹车。2017年11月,北约理事会决定,在保持既有指挥机构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作战指挥体制,由此拉开了北约新一轮指挥体制改革的序幕,而扩容成为此次改革的显着特征。
一是扩充作战指挥机构数量。战略指挥层,北约在现行唯一的战略级作战指挥机构——盟军作战司令部内增设了网络空间作战中心;战役指挥层,新设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战术指挥层,在德国乌尔姆成立联合支援与赋能司令部。另外,北约近年来还在东欧增设了3个师级陆上司令部,并在8个东部成员国各建立了一个前进指挥所,重点加强东部前沿地带的陆上指挥。
二是扩大指挥机构人员编制。本轮改革,北约计划增加1200余名指挥与参谋人员。除新设指挥机构的人员外,北约还正在对原有的战略、战役、战术三级司令部进行人员充实。由于本轮改革新增指挥机构大多部署于欧洲,因此指挥与参谋人员也多由欧洲国家派出,这对北约内部美欧力量平衡有着特殊的意义。
兼顾各方诉求,提升指挥效能
在北约的发展问题上,欧洲盟国与美国的观点并不一致。欧洲多数盟国更希望将联盟防务重心置于集体安全防卫,并欲借北约资源发展欧洲独立防务;美国则执意将北约打造成全球性军事组织,作为其维护全球霸权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