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2016年至2020年度获研资局批出研究经费的“港独”学者方志恒,在大专学界“独”名远播。(图片来源:大公报) |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大公报》昨日起揭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过去胡乱批出学术研究经费,用公帑资助“港独”分子,有关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多名教育界人士认为,教资会应当检讨现有的基金申请指引,把有否违反国安法等法律条文纳入评判标准,同时对于用学术来包装宣传“港独”的所谓“学者”,当局应加以注视,并对有关违法行为严肃跟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教联会会长黄均瑜强调,任何人都不能以学术自由之名危害国家安全,教资会应当结合国安法等法律条文,制定审批拨款的参考标准,避免公帑被乱港势力利用。若有学者拿到教资会的基金资助后进行一些违反法律,甚至鼓吹“港独”的研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立会应积极履行职能
教联会副主席、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邓飞指出,教资会被爆出使用公帑资助“港独”,反映出其运作模式需要检讨。他认为,教资会应邀请更多本地学者加入审查基金申请,而非一味崇尚欧美标准,吸纳一些对香港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的外国学者;在拨款方面,教资会应当对其资助项目进行审查,并把项目有否涉及“港独”议题,或诋毁“一国两制”等纳入审查标准;另外,立法会亦应该在处理拨款审批时积极履行职能,令公帑用得其所。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表示,特区政府应查清楚教资会辖下研资局审批的人文社科项目申请是否合法,总结2016年被审计署批账目混乱的经验,帮助教资会改革,建立更完善、合理、有效的审批制度,包括重新规划研究内容、审批机构、审批人员等。而至于个别用学术来包装政治宣传手段的“港独”学者,教育局、国安公署等有关部门都应引起重视,跟进此类违法行为,不让政治影响学术界。
不应由外国学者审批
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表示,教资会让外国学者审批研究项目不是合理的方式,研究香港的论题,应该由本地学者审批,外国学者不完全了解本地情况。而那些本身有强烈政治立场的学者,对国家、特区政府有强烈的不满和抗拒,甚至参与暴乱,他们利用学术身份发表的研究数据是不客观的,研究结果也具有舆论导向性,失去研究意义。教资会应该对这些攻击国家的所谓“学者”有所防范。
教评会主席何汉权认为,国安法出台后,教资会在处理研究基金申请时,应当将该项目是否涉嫌违反国安法作为一项评判标准,避免学术界被“港独”分子侵蚀,进而影响全港学术研究的声望。他还表示,香港高等教育界的部分学科惯常引用西方观点,希望教资会能够重视本地人才,让他们参与更多基金申请的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