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汇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 稳控疫情保港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2-03-31 09:30:06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表示,要保持本港国际地位,尤其要辩证看待与内地通关和国际通关的关系。香港的优势在于背靠祖国,与内地的联系是本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前提,也是外商看重的香港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内地和世界上部分国家地区对疫情防控的策略确有不同,香港有必要处理好与内地防控策略接轨和保持国际联系的关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要求,“要充分认识香港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扎实稳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坚决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毫无疑问,香港当前要务是尽快稳控疫情,才有条件既恢复与内地免检疫通关,又能逐步恢复正常国际人员往来。

  随着欧美、日韩和新加坡等地逐步取消入境隔离检疫措施,林郑月娥承认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香港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但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和国际通关并非谁先谁后、谁更重要的问题,而是互为依存,只有都能实现,才能维护香港的竞争优势。对此,我们要以长期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看待。

  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商贸中心,享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是资金、人才进出内地的枢纽。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拥有CEPA、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众多联通内地和世界的优势,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大部分国际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开拓内地市场的桥头堡、中转站,都是看重香港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优势,只要这种优势不改变,外资的信心也就不会因为暂时的外防输入措施而改变。

  香港最根本的优势在于背靠内地。长期以来,香港都是中国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具有双向联系功能和价值的枢纽港,其优势不能单纯理解为广泛的国际联系。如果香港仅仅考虑实现与国际正常通关,其后果必然是,跨国企业难以借重香港进入内地的跳板角色;以香港的市场体量,根本不足以吸引众多外企云集、常驻。同理,如果香港只能与内地复常通关而对外近乎完全封闭,也会令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的战略价值大大失色。香港地位、角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防疫策略上不能简单地“抄作业”,需要兼顾好与内地尽可能接轨和尽可能保持国际联系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香港目前的首要工作还是要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达至“动态清零”目标,达至与内地防疫策略的接轨。现阶段,香港持续面对第五波疫情的严峻挑战,本土确诊数字虽有下降但仍处高位,必须尽力遏止疫情,在适当时机进行全民检测,努力对接内地的通关要求。与此同时,以稳妥、安全为前提,有序调整“外防输入”措施。

  弱化了与内地的紧密联系,香港对跨国企业就会失去重要价值;国际联系受损,香港也会失去战略意义。摆在香港面前的挑战是艰巨的,既要与内地恢复免检疫通关,又要尽可能逐步恢复国际人员往来。这对政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尽快遏止第五波疫情的同时,要想尽办法进一步完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常态化长效机制,持续在隔离检疫设施、防治能力、病毒追踪等方面积极补短板,并且要有长线眼光,以创新思维和科学手段做到病毒的“早发现、 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并且把针对性防控策略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十次协调会,强调“要充分认识香港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科学、精准支援香港抗击疫情”。只有疫情早日稳控,香港才能发挥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维护外资对香港的长远信心,香港的未来才能更加光明。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