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梁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强化?陈仲尼语中评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00:33:05


 

  ​谈到人才空巢化、空心化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陈仲尼表示,第五波疫情期间,熔断机制令到香港从事金融业的高端人才在出差公干时,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致使一些投行、基金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已派大约五分之一的高管或合伙人到其他金融中心工作,特别是到香港就近的另一座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最大的优势以及对国家最大的价值,就是它乃一座实打实的高度国家化城市,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等各种“国际性”美誉。如果人才空巢化持续下去,对香港高端经济的发展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  陈仲尼强调,要纾解目前这一困局,第一须尽快跟内地通关,并恢复与国际的联系,特区政府要做好防疫抗疫的措施,提供一套可持续并满足各方的防疫措施。
 
  ​第二,要充分利用好香港独特的优势,全面融入大湾区,把握其中机遇。香港要把国际资金以及国际人才带到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绿色金融中心,同时很多大湾区的企业要上市融资,香港亦要把它们“引进来”。
 
  ​第三,香港居住成本高企,对于外来人才是巨大负担。特区政府可以参考内地城市的做法,对外来人才在租房方面提供补贴,降低其生活成本。
 
​  第四,有的外来精英人才是携着整个家庭到香港,应做好国际学校的配套。
 
  ​第五,香港高校的科研能力在世界范围都具备强竞争力,但把研究成果转化还要依靠庞大的内地市场,应把握好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这亦是新加坡没有的先天优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